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 > 正文 第 203 章

正文 第 203 章

    看到有敌情,朱翊钧身边几位少年一时间如临大敌。虽然俺答称臣,蒙古再未大规模进犯,但其他部落时不时骚扰边境还是有的,不会又来了吧。

    朱翊钧却转身回到御座上,慢条斯理的坐下来,端起一旁的茶盏,喝了一口。

    陈胤征紧张道:“莫非又是小王子?”

    朱翊钧嗤笑一声:“小王子又不是傻子。”

    景泰五年,哈喇慎部领主孛来等年幼的马可古儿吉思为可汗,“小王子”便是大明朝廷对这位年幼可汗的称呼。此后达延汗、卜赤汗、打来孙汗亦被称为“小王子”,达延汗的直系左翼察哈尔部被称为“小王子部”。

    不过,嘉靖时期,吉囊、俺答的势力崛起,小王子部东迁于辽,大明改称其为土蛮部,时常也以“小王子”代指现任可汗孛儿只斤·图们。

    “嗯?”张简修眨眨眼,一脸天真:“不是吗?”

    “……”

    这话朱翊钧都不知道怎么会他,喃喃道:“我没见过,或许真是个傻子也未可知。”

    听到这话,围在他身边的几个少年都笑了起来,紧张氛围荡然无存。

    几个少年中,李承恩最年长也最稳重,听到朱翊钧说,小王子不是傻子,他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这里集结了十六万人,长城沿线各处将领均汇聚于此,况且还有戚将军本人坐镇。小王子麾下那点人,挑这个时候来犯,就是送死。”

    朱应桢接口道:“所以,敌人不可是小王子。”

    前方出现敌情,绵延数十里的营帐前却升起炊烟,开始做早饭。

    士兵们并不慌乱,井然有序的各自忙碌,甚至当着皇上的面吃了顿早饭,这才各自带上战车战马,迅速在空地上集结。

    等三军列阵,朱翊钧大致看了一下,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大伴!”有什么事,他习惯先找冯保。

    冯保来到他的身边:“陛下,怎么了?”

    朱翊钧指着远处士兵的方阵:“你看,这一片我大致算了一下,每一个阵列在四千至六千人。”

    “那边是骑兵和战车,人数远远少于徒兵,这怎么算也没有十六万人。”

    冯保按他说的,大致估算了一下:“这里所有士兵加起来,大约在十一万人左右,还有四万人到哪里去了?”

    朱翊钧笑道:“我猜,那四万人应该在长城外。”

    列阵完毕之后,所有士兵按照部署,分别驻守在长城各处。

    很快,烽烟再次升起,这一次,敌军已兵临城下,开始对其中一处长城发起进攻。

    一时间,战鼓争鸣,喊杀声震天,敌我双方战况激烈。

    敌军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看起来比我军战斗素养高出一大截。

    这边激战正酣,数里之外,烽烟再起,又有敌军发起进攻。

    别说朱翊钧身旁几位少年看得紧张不已,就算是周围的汪道昆、赵梦祐

    、朱时泰、陈王谟等人也都神色肃穆,紧盯着战场,不敢挪开视线。

    若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场演习,都以为真有敌军攻进来了。

    朱翊钧注意到车营用的战车很特别,由推四名士兵推一辆战车,战车的车厢内放置着各种兵器。

    距离太远,旁边几人都看不清里面具体装了什么,但朱翊钧视力好,居高临下,就算在数里之外,他也能看得清楚。

    两名士兵拿出来的是一个木柱交叉固定架子,架子上镶嵌着刃、刺。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那是拒马器。”

    戚继光在蓟镇防区连续建造七座车营,目的就是为了克制蒙古骑兵。

    其实,朱翊钧还注意到,战车上不仅有拒马器,还有火器,只是这毕竟只是演习,火器威力太大,恐怕伤人,便没有拿出来。

    演习要持续一十天,一天比一天精彩。这边战事刚刚告一段落,那边就有敌军偷家,甚至好几个地方同时开战,让城墙上,朱翊钧领导的观战团应接不暇。

    大家也看出来了,敌军虽然只有四万人,但个个都是精锐,他们才是戚家军的主力。

    这十多天来,戚继光本人也一直不曾露面,皇上都被他晾在一旁,那必定是有梗重要的任务。

    演习看到这时,不用说也知道,他的任务就是担任敌军主帅,指导四万人进攻十一万人。

    三倍人数差距,进攻方依靠更强的机动性,执行力、主帅指挥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将防守方牢牢地限制在长城沿线,被动防御。

    朱翊钧也发现,大部分守军没想过追出去,偶尔有将领乘胜追击,也担心敌方设伏而不敢压得太深就撤回来了

    不过,戚继光对于士兵的分工非常明确,南边招募来的士兵为先锋,入卫兵主要负责策应,而本镇兵专职戍守。

    留下的这十一万军士,在长城多出被偷袭的情况下,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做好统筹安排,应对得当。十多天来,每一场交战都能成功将敌人赶出长城之外,也算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

    一十天的实战演习之后,戚继光终于现身了,他又拿出一天时间,向朱翊钧展示了他研制的虎蹲炮。比鸟铳威力更大,比佛朗机更轻,便于携带,已经大量制造配备。

    除此之外,还有无敌神飞炮、六合铳、三飞等火器,尺寸型号非常多,有的装备在战车上,有的则是直接装备在长城或是城墙上。

    朱翊钧注意到戚家军配备的军刀,和京营中军士配备的军刀大不一样。

    “你们的刀挺特别的,取来给朕瞧瞧。?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戚继光便抽出随身佩刀,双手奉上。

    朱翊钧又让陆绎拔出他的佩刀作对比,但绣春刀本来就是用极为稀有的精铁所锻造,看不出什么差距。

    于是,朱翊钧又命人取来一把京营士兵的佩刀,这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戚继光的刀刀身更长、更窄、弧度更大,刃薄脊厚,从重量和色泽就不难看出,所用精铁和锻

    造技术也要好出一大截。

    按照大明现在的锻造技术,并非造不出这样的刀,只是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很难大规模量产。

    ?本作者天予昭晖提醒您《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而戚家军都装备着这样的军刀,看来,蓟镇每年及百万两白银的经费不是白花的。

    朱翊钧问戚继光:“刀为何要这么改?”

    戚继光答道:“臣当年在浙江抗倭,发现当地士兵惧怕倭寇,实则是惧怕倭人手里的倭刀。”

    “倭人对他们的刀也非常宝贝,人死了也要将刀夺回来。”

    “臣便研究之后发现,倭刀的确更锋利,实战中也更能发挥其威力。所以,根据倭刀改造了这把军刀。”

    朱翊钧道:“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这是欧阳修歌颂倭刀的《日本刀歌》,倭刀源于唐刀,却在宋代就已超越我们,如今,更是拉开不小的差距。”

    他把刀还给戚继光:“军刀够用就行,再锋利的刀剑,也不过是短距离近身拼杀,哪里比得上火器的威力?”

    他自己就是个习武之人,但也明白“武功再高,也怕子弹”这个道理。

    冷兵器发展到现在,已经到达巅峰,再怎么卷也卷不出新花样,不如换个赛道,研制和大规模装备杀伤力更大的火器。

    戚继光惊叹于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其实,这都要归功于冯保,十多年来在他身边,给他讲故事,和他一同读书学习,潜移默化对他的影响。

    接下来,是军士们展现骑射和武艺,朱翊钧也让他带来的人下去跟人家比试了一番,有输有赢,锦衣卫不算丢人,京营军士被戚家军完虐。

    朱翊钧还不忘对戚继光提要求:“你最擅长练兵,蓟镇的兵练好了,也别忘了京营的兵,这可是你当年在奏疏中承诺的。”

    戚继光抱拳笑道:“一定!一定!”

    第一日,朱翊钧又在谭纶和戚继光的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辎重营、造车营和神机营。

    戚继光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比朱翊钧更清楚火器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火器的研究。

    回京的前一天,朱翊钧又在蓟镇转了转,到县衙去查了查当地的盐税。

    张居正在内修守备中提到:“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八事督课边臣。

    尽快恢复盐政也是保障边境物资的重要环节,对于盐引,朝廷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不许任何人乞求,也不再封赏,必须通过为驻守在边关的军士运粮获取。

    到了行宫,有人给冯保送来一张帖子,冯保看后笑了笑。

    朱翊钧好奇心爆棚:“什么东西,这么好笑,给我也瞧瞧。”

    冯保说道:“戚将军说要请我喝酒。”

    当然,请的不只是他,还有汪道昆。

    朱翊钧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也去。

    ”

    “陛下……”冯保无奈笑道,“尊卑有别,您去了,这酒只怕也喝不成了。”

    朱翊钧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改了主意:“那你去吧。”

    “噢,对了,你带上两坛长春酒,让谭纶、戚继光也尝一尝咱们宫里酿的酒。”

    “谢陛下。”

    戚继光不但会打仗,还很会做官。

    在浙江抗倭的时候,俞大猷三天两头被卷进莫名其妙的风波之中,打了败仗还要被胡宗宪推出来顶罪,最后被陆炳所救。

    正是因为他为人太过正直,不懂,也不屑去琢磨那些官场潜规则。

    戚继光不一样,他父亲戚景通,刚毅好学,军事才能出众,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官,家里却穷得叮当响。戚景通死后,戚继光兄弟俩连书都读不上。

    戚继光继承了他父亲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心中也早已种下保国安民的种子,但他也明白,官场就是如此,朝堂之上波云诡谲,靠着一腔热血,无法实现报复。

    全国各地,这么多总督、总兵,没有几个不贪墨军费。有的人是为了自己享乐,戚继光恰恰相反,他自己过得一向朴素,朝廷派来的官员,却好酒好菜的招待,临走时还会送上一大车“土特产”,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位。

    冯保身为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自然也是他要打点的对象。

    哪知道这位司礼监掌印不仅婉拒了他的“土特产”,连席间喝的酒水都是自带的。

    戚继光还以为自己送的礼物不合冯保心意,拐弯抹角的试探他究竟想要什么。

    冯保也委婉的告诉他,不用在自己身上花钱花心思,因为他和张居正一样,会无条件支持戚继光,圣上也是如此。

    冯保建议,不如把这些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改进一下竖炉炼铁,如何造出利用率更高的球团矿,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不过,冯保还是向他讨了一样东西。这东西对戚继光来说倒也不难,立刻就命人给他找来了。

    朱翊钧在蓟镇一十日,皇太后三天两头就派人来,给他送衣物,送吃的,生怕冻着他饿着他,还催促他快些回去。

    吃的穿的朱翊钧收下了,只字不提要回去。

    张居正也时常派人过来,主要给他送奏章。小事元辅自己就处理了,大事都不忘向皇上禀报。

    终于,蓟镇练兵结束,朱翊钧也该回去了。

    回到紫禁城,张居正和吕调阳带领六部九卿、都察院在宫门口迎驾,朱翊钧别人都叫去文华殿,说了说这次蓟镇的见闻。

    说来也巧,朱翊钧出门大半个月,文华殿中,积压了不少奏章。就有人因为这次戚继光在蓟镇举行声势浩大的练兵,而弹劾他。

    理由是,他每年要花费朝廷上百万两白银的军费,并没有歼灭多少敌人,反而花在了大规模演习这种华而不实的地方。

    第一日早朝,朱翊钧就在百官面前提到了这封弹章:“朕亲自在蓟镇校阅一十日练兵,非但没有感觉华而不实,反到认为很有必要。”

    “各地总督、总兵都应该向戚继光取取经,学一学他是如何练兵,如何根据敌情布阵,如何让军士保持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此次练兵,戚继光还邀请了土默特部前来观战,对于我们的敌人来说,也是一种威慑。”

    “倒是你们有些言官,罔顾事实,甚至没有亲临现场看过,就敢写封弹章胡说八道,也不只是何居心。”

    “难道是看不得我大明边境太平几日,故意挑事?”

    “!!!”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吓得百官瑟瑟发抖,跪倒一片:“臣等不敢。”

    朱翊钧把奏折扔到吏部尚书脚下:“此人外调地方。”

    “退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