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 正文 入贾府

正文 入贾府

    薛姨妈来得很快。

    不是她不矜持,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王家的人大多薄情,把利益看得比亲情重得多。同为王家人,薛姨妈对自己的哥哥和姐姐都太了解了。

    如若不然,当初入京之时,她也不会半路上听说王子腾代天巡边之后,就立刻作出决定,舍王家而就贾家。

    只因她心里很清楚,以王子腾的为人,哪怕知道自己的妹妹很快就要举家入京了,也不会对自己的妻子专门嘱咐一句“多加照料”的话。

    而王子腾的夫人甄氏和王氏姐妹的关系都不怎么好,若无王子腾特意交代,她自然乐得装傻充愣,不会为薛家提供任何庇护。

    至于薛家在四大家族中唯一的优势——有钱,在出身江南甄家的甄氏眼里,这个优势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投奔王夫人就不一样了。

    一来贾家人比较看重脸面和名声,二来王夫人再怎么是当家主母,也只是二房的太太。荣国府正统的继承人是大房,将来老太君一蹬腿,整个二房都得从这宅子里搬出去。

    就算王夫人能借着管家之便,暗中挪用公中财务,荣国本身就是空架子了,她又能从骨头里炸出几滴油?

    在这种情况下,薛家的财力对王夫人来说,就有了极强的诱惑力。

    而薛姨妈也正是要凭借着薛家的财力和王夫人合作,荣国府给薛家三口提供庇护,并为薛宝钗入宫参选打通关节,薛姨妈则可以给王夫人钱财,大量的钱财。

    她绝对出得起王夫人拒绝不了的价钱。

    只可惜,她还是低估了王夫人的贪婪,也没算到王夫人一边收她的钱,还能一边若无其事甚至是心安理得地给在背后捅她的刀子。

    王夫人的确用薛家的钱财在宫中打点了,不过却是为自己的女儿元春打点的。

    至于薛宝钗,王夫人自然也没落下。

    她把银子送到了内务府主持初选的人手里,并告诉对方:薛家疼爱女儿,不欲女儿在宫中挣命。

    于是乎,没过多久,薛宝钗就获得了免选资格。

    王夫人当然不会给薛姨妈说实话,她只说是薛蟠杀人的事被内务府查出来了,薛宝钗因有一个打死人命的哥哥,直接被取消了资格。

    并且她还对薛姨妈说,如果不是她提前打点到位,只怕薛家还要因此受牵连。

    当时薛姨妈如遭雷击,很长时间都对此深信不疑。

    直到薛蟠和夏家千金夏金桂结了亲,她才从亲家母夏太太口中得知了真相。

    但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薛宝钗早已过了能够参选的年龄,且薛家也已经在大观园里制造了“金玉良缘”的绯闻。

    也就是说,薛家人亲手断了自己的后路。

    薛姨妈抱着女儿痛哭失声。

    好在薛宝钗聪明机变,深知事到如今,贾宝玉就是她最好的选择,他们家绝对不能和王夫人撕破脸。

    而薛姨妈也知道,虽然能继承家业的只有儿子,但关键时刻还是女儿靠谱。若想带着儿子渡过危机,就只能听女儿的,对此事只做不知,继续奉承交好王夫人。

    这次也一样,王夫人一召唤,薛姨妈就放下手头所有的事过来了。

    不过这一次,当她知道眼前这个正给贾母见礼的俊美少年郎,和林黛玉有婚约在身,心里对王夫人将她呼来喝去的抱怨立刻就消弭殆尽了。

    虽然以宝玉如今的境况,宝钗是最好的选择。

    可万一呢?

    她可没忘了,贾母一直都想撮合两个玉儿成眷属呢。

    眼前这个少年虽然家业败落了,但到底是官宦人家养出的公子,无论是仪态还是气度,都比小门小户出来的强。

    更重要的是,人家可是有婚书在手的,贾母还能死拦着不成?

    =====

    在来之前,徐茂行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先是透彻的把自己所有的优势和劣势都分析了一遍,又仔细回想原著中贾母的为人性情作为参考,最终为自己制定了一条还算可行的方案。

    ——真诚。

    若要家世,他现在可没什么家世可以依靠;若要才华,《三字经》刚学完,《百家姓》还没背全的自己,能有什么才华可以展现?若要钱财,他们家半年前才被官府抄过一遍,如今还要靠安王接济生活。

    他所有的,就只有一张好看的脸,一身出众的仪表,和满腔为林黛玉不平的真诚。

    趁着他行礼的功夫,贾母先粗粗打量了一番。见他身形高大,形容俊秀,便已经先满意了三分。

    没错,贾母是个颜控。

    和贾家交好的贵妇都夸她会挑人,身边的丫头一个比一个水灵。其实哪里是会不会挑呢,完全就是她不乐意看着丑人整天在自己眼前晃荡。

    贾母笑呵呵地指了指王夫人,“这是我那二儿媳。”

    徐茂行便对着王夫人拜道:“小生徐茂行,拜见二太太。”

    贾母又指着薛姨妈道:“这是我们老二家的亲妹妹,嫁给了金陵薛家。”

    徐茂行便施礼道:“给薛太太请安。”

    等叙完了俗礼,贾母便让人把椅子搬到她身边来,请徐茂行落座。徐茂行也没矫情,谢了座之后便从善如流了。

    贾母道:“你们家的事我都听说了,原先不知道咱们两家还有这样的渊源,如若不然,也不会叫你小人家一个在外颠沛。”

    徐茂行坦然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父对圣人忠心耿耿,哪曾想会忽然遭遇小人构陷?但小生相信当今圣明烛照,终有一日会还家父清白。”

    因着贾府在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朝中发生的种种大事,很多内情他们都不清楚,只能看着表象自己判断。

    所以说贾母根本就不知道徐甘因何被全家流放,只能从安王为徐家多方奔走,推测出徐甘是归附了安王一党,不慎卷入了诸皇子的党争之中。

    不管徐家是否是冤枉的,只看安王对徐茂行如此上心,就知道徐家不会真的一蹶不振。

    这些都是接到徐家拜帖之后,贾母派人多方打听出来的。也因着这些情报,让贾母对这门婚事多了几分看好。

    只要徐茂行品性端正,不管才学是否出众,贾母都愿意把黛玉交给他。

    不是她对外孙女不疼爱了,而是荣国府如今的形式,还有她越老迈的身体,迫使她不得不降低择婿标准。

    更有一点没人敢在她面前说,她却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本就体弱的林黛玉,最近半年身体极速恶化,最近越发不好了。

    在贾母心目中,何止是宝玉需要冲喜?黛玉也一样需要。

    别看她对着王熙凤时,口口声声嫌弃徐茂行是要借黛玉攀附贾家。实际上贾母心中真是巴不得徐茂行对贾家有攀附之心呢。

    她活了这么多年,不知见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可太知道什么都不如利益来得牢靠了。

    只要徐茂行对贾家有攀附之心,黛玉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

    老人家心里有着各种盘算,面上却一丝不露。至少王夫人就没看出来,倒是薛姨妈看出几分贾母对徐茂行的满意,可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因为她了解自己的姐姐,知道王夫人不但看不上林黛玉,还因妒忌贾敏对林黛玉恨屋及乌,看不得对方好过。

    再有就是王夫人在贾母手底下讨了一辈子生活,如今好不容易掌握了府中大权,对贾母自然就存了几分报复的心态。

    以王夫人做事顾头不顾腚的性子,如果她知道贾母对徐茂行满意,只怕根本顾不得彻底绝了宝玉和黛玉的可能,也要破坏这门亲事。

    就在薛姨妈心思转动间,贾母已经问到了启蒙几年了,读过什么书,日后可有意向举业?

    这些问题都是应有之意,因而徐茂行也早已准备好了腹稿,此时便直接满脸羞愧地答道:“小生惭愧,从前有父兄撑着,不知愁滋味,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竟是把学过的全还给老师了。

    最近家里遭了难,小生自己体会到了支撑家业的艰难,这才下定决心重拾书本。幸而安王殿下仁慈,帮忙请了一位学问极好,也极有耐心的先生。如今刚学完《三字经》,正在学习《百家姓》。”

    好嘛,这回贾母连装都不用装了,脸色直接僵了一瞬,顺势露出了不满之色。

    当然了,她嘴上肯定还是要说好话的,她的教养不允许她当面失礼,“你能生出这份心性,就说明这场苦难没有白经历。读书嘛,只要有心,何时开始都不晚。”

    实际上,不说宝玉等男儿了,便是黛玉初入贾府时才六岁的年纪,就已经把四书学了一遍了。

    只能说徐茂行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但凡换个时机,贾母绝对不会同意把黛玉嫁到徐家去的。

    看见贾母的反应,王夫人借着擦嘴的机会偷偷勾起了唇角,露出了一抹解气又幸灾乐祸的笑容。

    ——叫你贾敏清高,如今你女儿还不是得嫁给一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她又恐怕贾母真的否定了徐茂行,连忙给薛姨妈使眼色,叫她开口敲敲边鼓。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