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明末之定都上海 > 正文 第五十一集月例银

正文 第五十一集月例银

    九月二十五,铁矿山

    十天后的早晨。

    蓝采和一觉睡到大天亮,还赖在床上不想起来。

    这些天他太累了。

    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不但要照看铁矿山这边的炼钢,还要跑到铸钱局大院去指导炼铜炼金和炼银。

    每天还要花费几个钟头的时间,泡在机加工车间里,亲手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

    午饭后,给小橘子他们以及新来的丫鬟们上课,也是一天也不能拉下。

    当然,这些天的首要工作,是要尽快造出来一件稀世珍宝,好拿去汉中城赚一大笔钱。

    就在昨天,这事儿总算是差不多了。

    他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伸手去抓搭在椅子背上的衣服。

    桃花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跑进来,一把拎起裤子,嘴里招呼道:

    “老爷睡醒了?您坐好,来来来,奴家伺候您穿衣服。“

    一边说,一边半蹲下身子,帮蓝采和把双腿穿进裤腿里。

    虽然这几天都是如此,但蓝采和还是有点不太好意思,扭捏道:

    “不用不用,你去忙吧,我自己来。“

    桃花笑道:

    “这些婆婆妈妈的事,男人哪里做得好?

    只要老爷不嫌弃,奴家愿意一辈子伺候您。 “

    这话说得过于肉麻,不过听到蓝采和耳朵里,却是十分舒坦。

    桃花扶蓝采和站起来,手脚麻利地帮他提上裤子,又用双手环住他的腰,帮他把内外衣服的方向整理一致。

    被她这么一摸,蓝采和浑身一阵酥麻,虽然受用,不过他担心自己失态,就赶紧跑去上厕所了。

    厕所和浴室都是新建的。

    虽然很简陋,但厕所里有半自动的冲水设施,浴室的土淋浴也很好用,这与刚穿越过来之后的尴尬比起来,已经很有幸福感了。

    桃花和杏花都坐在蓝采和屋门口的房檐下,杏花在打毛衣,桃花趴在小桌子上裁剪布料。

    这两个丫鬟识字不多,但在做家务上,却是心灵手巧,蓝采和身上的短裤和老头汗衫,就是她们新做的。

    特别是打毛衣。

    蓝采和只是描述了后世女人们拿着几根针,穿来穿去的样子,她俩就无师自通地破解了毛衣的编织方法,并且承诺天凉以前,就会给蓝采和织两件毛衣穿。

    现在桃花剪裁的,也是蓝采和交代的任务,这是在给矿山工人的工作服打样。

    蓝采和也去搬了个小桌子,并排放在屋门口,杏花去给他端来了早餐。

    托盘上是一碗小米稀饭,两个肉包子,一个煮鸡蛋,一碟炝拌凉菜。蓝采和咬了口包子,问:“你们俩吃的也是这个吧?“

    桃花点头道:“是,都是一样的。小院里的人,吃的都是这些。“

    蓝采和随口说:“你们啊,都要多吃点,太瘦了不好。“

    杏花笑道:

    “我们吃得可不少。

    只这几天功夫,也不知道奴家身上长了多少肉。“

    这两个丫鬟刚来的时候,气色都算不得好,现在调整了十来天,看起来模样都还是蛮标致的,腰细胯宽,胸脯高耸,脸型圆润,白里透红,很有成熟女人的味道。

    桃花边裁剪衣服,边拍马屁道:

    “这都是我们命好,自从跟了老爷,就享福了。 “

    然后她突然回身问道:

    “老爷,奴家问您一个事儿,咱家里下人们有没有例钱?”

    蓝采和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着女人们的身材,一时没明白桃花的意思,愣道:

    “例钱?什么例钱? “

    桃花解释道:

    “奴家想买点小零碎,但是身上又没有银钱。“

    蓝采和一拍脑门:

    “嗐!你说例钱例钱的,把我还问住了,不就是零花钱嘛,

    啊,这倒是个问题,以前真还没想到。

    这样吧,按照每人每月二两银子计算,

    哦不,按照三两银子,从我这儿拿钱,

    杏花你以后就当大管家,负责分发,桃花以后管着服装厂。 “

    桃花吃惊道:

    “啊!三两银子?

    要不了那么许多,每个人五钱六钱银子也尽够了。“

    蓝采和大手一挥,霸气侧漏:

    “哎,半两银子咋行?

    老爷我马上就要发财了,哪能让你们都过得穷嗖嗖的,

    就按三两吧。 “

    杏花喜滋滋道:“老爷只管放心,奴家肯定能管好。“

    这个时代,每月三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足够一大家子人一个月的吃穿用度。

    桃花杏花以前在吴家做丫鬟时,虽然每月只有几钱银子,但时间长了,也都积攒了一二十两的私房钱。只是后来吴家被抄家,她们俩也被官府发卖,那些私房钱第一时间就被那些个不要脸的衙役摸走了,如今两人都是身无分文。

    两个女人拿到了例钱,又各自得了差事,心里自是欢喜,盘算着这两天去添置点什么东西。

    西厢的五间房,桃花和杏花住一间,苏瑶和青团住一间,白素素单独住一间,然后是一间公用的工作间,最后一间住的是白亮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之定都上海请大家收藏:明末之定都上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工作间里,姐弟俩正在埋头抄书。

    几个月下来,蓝采和已经把第一阶段的教材,基本编写完毕。

    最基础的是两本《语文》和两本《算数》,学完以后,勉强可以算是小学毕业。

    另外的两本《数学》,两本《物理》和两本《化学》,则是初中生的课本。

    姐弟俩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教材,誊抄一遍,然后再使用油印机,把课本印刷出来。

    油印机其实很简单。

    就是用铁笔把需要印刷的内容刻写在蜡纸上,然后再把蜡纸覆在白纸上,用蘸了墨的滚子在蜡纸上来回滚动,油墨就会透过蜡纸,把刻写的内容印到白纸上。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很原始,效率很低,但其实在后世,直到电脑排版打印技术普及之前,各个机关单位和学校还都在普遍使用。

    只是誊抄教材很有些难度。

    原稿里都是些缺笔少画的简体字,姐弟俩需要先把它们翻译成繁体字,再用蘸水笔,写成这个时代的标准字体,也就是“台阁体”。

    还必须使用标点符号,从左向右写,这些是蓝采和的硬性要求。

    对于习惯于使用毛笔,写字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但姐弟俩很是卖力。

    他们本已走投无路, 万万没想到的是,不幸成为家奴以后,反倒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舒心日子。

    姐弟俩对此十分迷惑,多次猜测蓝采和的身份以及收买他们这些家奴的目的,但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如今拜了蓝采和为师,有机会一展所长,他们自然要好好表现。

    看到老师来了,姐弟俩马上站起来,齐齐道:

    “老师好!”

    然后躬身肃立,以示尊敬。

    桌子上,摆着刚刚印出来的几张样稿。

    效果很一般,页面上有的字没印出来,有的字又出墨太多,成了一个黑疙瘩。

    蓝采和过来,主要是校对已经誊抄好的内容。

    除了简体字繁体字的问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各种符号,这姐弟俩虽然聪慧,但毕竟刚刚接触这些,还时有出错。

    这姐弟俩,算是蓝采和捡到的宝贝。

    穿越大明以来,蓝采和接触到的人,基本都是文盲,像他的那些个结拜兄弟,大都只是粗通文字,谈不上有多深的学问。

    而这姐弟俩,却是真正的读书人,很明显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读写训练,思维缜密有逻辑,沟通起来,少有障碍。

    更难得的是,他俩对于蓝采和带着他们进工厂,毫无怨言,还非常投入,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往往都能问在点上,这让蓝采和十分欣慰,他现在太需要工作助手了。

    对于姐弟俩的出身,蓝采和也有猜测。

    从他们的气质和学识来看,必定是出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但具体因为何种原因流落汉中,蓝采和问过几次,姐弟俩只说是因为狗官陷害,父亲惨死狱中,姐弟俩只能逃亡他乡,再多的话,他们就不愿意说了。

    不说就不说吧,反正也无所谓,只要这姐弟俩今后老老实实当他的学生就行。

    喜欢明末之定都上海请大家收藏:明末之定都上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藏风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