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 正文 82. 第082章:年轻真好 谁还没有年轻过……

正文 82. 第082章:年轻真好 谁还没有年轻过……

    “你......你如此野心勃勃, 穷兵黩武,你还是个女子吗?”冯劫指着她诘问。

    徐希一脸奇怪,“陛下无有野心, 如何统一六国?我身为陛下之臣, 自然向陛下学习,哪里关乎男女之分?此乃人之常情也。”

    “女子理应柔顺、贤良......”冯劫说着,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徐希只有长相是个女子, 她行事作风骨子里就是男人!

    徐希轻咳一声,温柔娇声的开口,“别把我当成男人,不止男人有野心,有头脑。男人在体力上优越,女子在生育上优越,这是先天身体构造不同, 但脑子是一样的,心也是一样的,智慧也是一样的。”

    冯劫:“......”

    “还有穷兵黩武,秦奋六世之余烈, 才统一六国。我又没说短时间就打过去,我们现在努力所做,皆是为后世子孙打基础啊。”徐希声音娇柔道。

    之前她正常说话,还不明显, 这么可以娇柔做作的说话, 刻意表现自己是个女子,给朝议的大臣又重新上了一课。

    王翦率先受不了,皱着眉往旁边挪了两步。

    嬴政也给徐希个眼神, 让她正常点。

    整个朝议气氛诡异微妙,但野心朝臣们都认同了徐希的看法,至于迁徙旧六国的黔首去百越之地,本就是激进一派的朝臣提出的政策。

    徐希描画的更温和,更好看了,让强制变成了自愿。

    朝中邸报发出第一份,秦军攻下百越,发现一年三熟稻谷,一年亩产五六百斤,发现各种蔬果、香料、药草、茶树、矿藏,朝中已经设立郡县,商议发展百越政策。

    若有能者,也可向当地官员自荐政策,入选者将受朝中奖赏。包括各地官员,也可自荐先去治理新郡县。

    邸报上的百越仿佛成了宝山宝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和用品,看的人眼馋。

    各地行商们已经蠢蠢欲动,想要探一探百越之地的物品,若运回关内,必能坐地起价。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宣传的秦国上下都知道,那一年三熟的稻谷,对于刚刚吃饱饭,且不爱红薯的黔首,诱惑力不是一般大。

    在县吏、农官的引导下,不少农人都羡慕起百越的新黔首,甚至嫉妒他们能一年三熟,也明白陛下为什么非要打百越。

    第二份邸报发出来,朝中将在百越沿海晒盐,建造港口,还流传了小儿拳头那么大的南海珍珠,会发光的夜明珠。

    朝中将在港口建好之后,连通会稽郡港口、东海郡港口、琅琊郡港口、胶东郡港口一直到辽东郡港口。

    建立瓷窑,织造坊,和茶叶一起运往海外售卖,换来粮种、香料和金银,用以富民强国。

    整个秦国上下都在议论治理发展百越之事,这些政策当真是好,朝中对百越的新黔首也好,平等视之,还大力发展治理。那可是野蛮之地,住着蛮人。

    到第三份邸报发出,朝中征召自愿前去百越之地发展耕种的农人和匠人,前三年免除赋税、杂税,派发稻谷种子,家中房屋和田产按高于市价售卖转手。

    耕种免三年赋税,稻谷还一年三熟?不少农人都心动了。见有人到里正处报名,也跟上去报名。

    同时,各县还流传着,隔壁县比我县报名人多,准备去一大批人,先占领好地,先到的更多优厚政策的流言。

    那些准备去百越闯荡的黔首,开始发动身边人,因为他们听说,人去的多,可以建成一个新村。可自行烧窑建房,自行划片开垦耕种。

    这样的迁徙,只在旧六国之地,报上来的人数越来越多,眼看超十五万,徐希松了口气,“故土难离,自愿迁徙的人还是不多,为了这十五万人,我也是费尽了心机。”

    “可离陛下要迁徙的人数,还差一半。”吕雉看着人数就不满,想要强制下令。

    “等这十五万过去,先富起来,就会带动其他人也搬迁过去的。”周勃已经想到,一年后徐希会怎么吹嘘搬迁到百越的农人生活。

    徐希点头,“搬迁不是一时成行,需要时间的,可能半路还有人后悔呢。”

    “驰道的修筑,要加快速度了。”陈平提议。

    “王贲、章邯他们除了驻守兵将,其他兵卒也投去修筑驰道了,但想便利通行,没个十年就别想了。”徐希感叹。

    “上郡道还没有影儿。”陈平看了眼书房挂的驰道规划图。

    徐希沉默。

    “这个就别想了,咸阳都邑翻新之前都没有人力、财力去修筑上郡道了。”周勃看她神色也知道,修筑百越驰道是必行之策,但翻新都邑在即,修完都邑必须要休养生息几年,才有余力去修筑别的驰道和长城。

    “迁徙之前,先把水泥配方和烧瓷配方卖出去,让商户先行,有挣钱的来路,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报名搬迁。”徐希说完,立马就开始行动起来。

    朝中的官员被她指使的团团转,谁要是效率低,动辄一顿批,都得跟上她的效率节奏,跟上陛下的效率节奏。

    让不少喜欢慢节奏的朝臣都骂骂咧咧,上奏还不管用。

    嬴政在朝议上斥责年老不干活儿的朝臣,“干不动了,就让给能干的人。”

    李斯看着打鸡血的徐希,带着属官们忙得团团转,再多的政务到她面前,统统扫平,再看自己,年近七十,速度和徐希完全不能比,“果然年轻就是有年轻的好处啊。”

    门客们劝他,“年轻人无有资历,办事不稳妥,也容易出事。不论在何时何地,都需要年长者坐镇的。”

    但现在陛下确实更喜欢用年轻的官员,底下的县吏、县官,甚至郡守都有年轻人了。李斯只能劝自己想开点,谁还没有年轻过呢。

    水泥炼制的工序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瓷器也一样,关键就在温度,若把高炉温度技术教出去,自然有聪敏的人用以炼铁制器械。

    徐希上奏,严管兵器,放开农用铁器制造。

    嬴政直接令,“前期就先官商合营,有朝中支持,也更能取信于民,后面再按你之前所说,承包于商。”

    谁说老祖宗强横霸道,只要没有愚人挡道,老祖宗的政令先进又全面。徐希笑着拱手,“陛下英明。”

    水泥的作用不只是修筑驰道,修筑城墙,一听水泥技巧要放开,不少商贾开始动身,在官府报名,不放心的亲自赶往咸阳。

    随后邸报又发出瓷器技巧开放给迁徙至百越的商户,又一批商贾开始动身。

    路上行商不断,出门在外不方便,更显得水泥驰道的重要,有财大气粗者,豪言买下水泥配方就在自家修筑一条水泥路通往驰道。

    到了咸阳之后才发现,想买水泥配方没有那么容易,不仅官商合营,还要先修路做贡献。反而配方的价钱,并不高,一千钱。

    来咸阳购买水泥的商贾都有点傻眼,“一千钱,连农人攒个半年也能拿出来,这岂非在玩笑?”

    精明敏锐之人一看就是个圈套,立马询问,“需要做什么样的贡献才能买到水泥配方?”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望着徐希等答案。

    “修路。”徐希回他。

    水泥修筑驰道的施工现场,不少人都看了,说起来没什么难度,关键就在于泥沙石子钢筋,和劳力,若没有劳力,有水泥也修不出路来。

    商贾们买水泥配方,是为谋利,先方便自己,现在让他们修路,一下有大半退缩了。

    他们又没有权势能够征发免费的力役,还有修路的材料,短短一程都得耗费巨资。

    还是有豪商感兴趣,询问修路详情,“可是规定必须修筑哪一段路,或是修筑多少里路?”

    “可自行选择修筑哪一郡,或是南北通,或是东西通,皆可。以五年为限。”徐希提出要求。

    立马有熟悉的商贾开口,“左丞相,可是先买先挑?”

    徐希点头,“对。”

    对方立马交钱,“我先买了。”

    徐希让吕雉收钱,为其办理,带其去挑选。

    对方是会稽郡的豪商,众人都以为他财大气粗,会稽郡已经南北通了水泥驰道,再修就是修筑东西方向了,中间一个偌大的太湖就占去了过半路程,占了大便宜了。

    其他反应过来的,也纷纷报名交钱。

    剩余的人都在犹豫,投入太大,拿不定主意,下手慢,也失去了先机。

    吕雉拿了名单过来给徐希过目,“第一个家在会稽郡,定是去过隔壁的鄣郡,知道鄣郡南北距离远,东西却不过三百里,算是除河内郡外,最短的郡内距离了。”

    其他的也都选了郡内距离近,还有大湖者。

    “投机取巧可以,就怕不上套。只要他们愿意修,质量能达标,长短都可以。”徐希满意的与对方签订了契书。

    见水泥配方已经卖出,其他商贾们准备撤退。

    “至于其他想要买水泥配方的人,也不让诸位白跑一趟,千金一方,只在百越之地生产售卖,只要不出南方三郡便可。”徐希把人叫住,既然来了,怎么能跑?

    一众商贾又议论起来,这是要他们商户搬迁到百越之地去呢。

    刚才遗憾落后一步的,不再犹豫,“我买了!”

    “老廖,你不怕搬离故土啊?”有人追问。

    廖氏商贾扭头一笑,“我愿意搬啊。”谁家没有兄弟一群,也有旁支子弟,买了回去让其他支的族人去百越发展谋生,也是开枝散叶,多一条出路备着。

    又几个想通关窍的也想闯一闯,愿意交钱买方。

    徐希把水泥配方安排好,开始卖瓷器配方,和水泥路数不同,要烧瓷,要用特定的高岭土,去特定的地方建窑制瓷,还要手工匠人。

    所以买瓷器配方直接分配地方,官商合营,从官窑抽调工匠带新人,所烧瓷器除了贡品之外,只用交税,便可自行售卖。只受朝中监管。

    闽中郡、象郡都在百越旧地,即便是庐江郡也是紧挨着闽中郡的,都远离内史,远离中原。

    只有泗水郡、临淄郡、太原郡三地可去,但交的税又高。

    瓷器这几年越卖越多,各个贵族世家都已经把所用餐盘饮具换成了瓷器,现在已经用习惯了,其他铜器银器都已经看不上眼了。

    但瓷器精美,也易碎,尤其饮具,缺了一个,整套的就不完美了。再换新品。

    更甚至看到新品也想要买回家用,或是拿出来待客展示。

    有了水泥配方的经历,到瓷器配方这里,各大商贾已经学精明,先拿下配方,再商量后续之事。

    甚至有的买了水泥配方,要去百越,过来把瓷器配方也买了。

    徐希开了方便之门,但又多开放了名额。

    签订了契书后,令他们规定时限内赶到目的地。

    徐氏族人事先就买了一份瓷器配方,由徐茂带着人手、粮种、器具从海上出发,直接坐船到南海,在闽中郡海岸停下。

    此地王贲已经带人修筑港口。

    徐茂带人上岸后,很快选定了地方,敲敲打打,开始建立砖窑,烧了砖头建房子。建了瓷窑,开始制作瓷器。

    百越虽然被打下来,土著们还是原样居住,各部落族群按照原来一样生活。对于秦人宣传的中原好,江南富,他们又没见过,根本不相信。

    但打输了,只能眼看着秦人来到他们的地盘上又是炸山、烧石、修路、开荒。现下又有秦人过来烧窑,都很是好奇。

    头一窑砖头出来,红色的,那些秦人拉着砖头开始建房,颜色鲜艳的红砖房很快支了起来。

    还有的人在制陶,但他们又建了个窑,把陶器放入窑中一烧,出来竟然是洁白如玉带花纹的餐盘饮具,精美漂亮。

    那些器具装了车被拉走,有人跟着看了,全被拉到港口,装上船了,不知道带去了哪里。

    闽中郡的瓷器拉回琅琊郡,运到咸阳,瓷感甚至比咸阳官窑的还要细腻。

    还留守的商贾们立马加快速度,搬迁到闽中郡或象郡去。

    邸报发出,秋收完的黔首们也收拾行囊,准备搬迁南下。

    朝中规划了搬迁路线,黄河沿道的沿东方道行至临淄港口,坐大船南下。

    长江沿岸的,直接到江边坐船,顺流而下,出了会稽郡海口,再行南下。

    或是自行到武关道,顺路南下。

    迁徙的黔首,用了一个冬日赶赴新的郡县,选定了新的家园,分到了新的田地。

    有些人甚至在路上过的年节,辛劳几个月赶赴新家。

    而新家的地方,也与想象中相差甚远,南蛮人果然野蛮,对他们不友好。耕地也不是处处平原,还很荒。

    除了冬天不冷,那是真不需要御寒的绵衣、被褥,省了这个钱。

    但水土不服,也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甚至有人丧命。

    不等他们后悔闹事,官府就来发放农具、粮种,还可租用牲口开荒耕种。

    商贾们也开始招募做工的力夫,管饭,还给工钱。

    想想三年不收税,全家千辛万苦已经来到了这个地方,还是既来之则安之。

    徐希派了一批精明的县吏协助治理,这群人跟老乡打成一片,然后撺掇老乡写信回家,“能骗一个是一个,不能光我们在这‘吃香喝辣’,是不是?”

    苦中作乐的人不少,看他们这群县吏还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学成一身本领要做官的人,成日和他们庶人打成一片,有这样的官,即便真苦,三年也足够他们翻身了吧?

    这信能写,让亲人族人,好友们都来!有苦同享,有难同当啊!

    收到信的黔首,看他们到了百越竟然有那么多好处,也疯狂心动了。

    徐希把这事儿当成乐子讲给嬴政听。

    “你出的馊主意吧?”嬴政直接就给她盖了帽子。

    “臣冤枉。”徐希是想让他一起当乐子人,不是让他揭穿她。

    嬴政对她很怀疑,只有她馊主意一串一串的,“另外十五万人,你就准备给朕用骗的?”

    行吧,这帽子盖瓷实了,徐希愤愤的认了,“等过了今年夏收,把百越三郡的亩产公布,不收税,一年亩产是内陆的两倍,甚至更多。到时候朝中就发邸报下令,不允许迁徙到百越三郡去,就会有更多人想去,谁想去,报名抽签。”

    嬴政嘴角抽搐,“福卿对人心之了解,当真深切。”

    “逼急了,这不没办法吗。”徐希叹道。

    “百越之地的土著,可有方法?”嬴政问她。

    部落土著没有那么好忽悠,朝中发了召令,但极少人愿意迁徙至内陆居住。对他们来说,大秦是入侵者,打赢了他们,占领了他们的土地,虽然没有烧杀抢掠,说是民族平等,但依旧心里抗拒。让他们迁徙到大秦腹地生活,等于迁去敌国腹地。

    “待商户贵族定居后,他们生活奢侈,衣着、住行、用具,对那些土著都是诱惑,还有学识、做官,要不了两三年,他们就会从羡慕到嫉妒,然后走出山林洞窟,愿意到内陆生活。”徐希劝谏他先缓缓。

    嬴政面色不悦的拧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有时候缓一缓,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有坏,也有可能是好。”徐希笑嘿嘿道。

    强令百越土著迁往内陆一事,朝议只有李斯、韩非支持,嬴政最终采纳了暂缓政策,把目光放到了扩建咸阳宫和翻新都邑上。

    渚道子和公孙萚师徒以嬴政要求,把整个咸阳都邑扩建三倍大,分内外城,各街道四通八达。

    宫殿翻盖,不仅用到了大量木材、石材,也用了特调水泥浇筑。

    墨夙有些担忧,“这种特调水泥,真比普通水泥强吗?”

    徐希斜他一眼,“你觉得呢?”

    “我才试验三年,没有结论。”墨夙反而觉得路边上的水泥更结实耐用。

    “这特调的水泥会更坚固结实的。”徐希看着浇筑成型的大方墩,扬起嘴角。金字塔五千年屹立不倒,这咸阳宫就能屹立八千年不倒。

    只要没人拿大炮死命轰炸。

    “那个哨子不错。”墨夙相中了宫中的报警装置石海哨。

    石海哨也是第一次用,还是用在皇宫建造上,石柱挖空成一个葫芦形状,用一个长铜哨或者牛角哨对准里面吹,就能响起恢弘嘹亮的呜呜声,传遍整个王宫。

    “我也觉得哨子不错,虽然陛下认为没有人敢犯到都邑来,甚至打到咸阳宫。”徐希抬头望天。

    墨夙觉得她总有种杞人忧天的架势,总有种大秦要亡的感觉,未免太先天下之忧而忧了。

    反正徐希现在能当家做主,为了防止政哥以后再嫌弃王宫不够豪华不够大想要建个阿房宫,现在就给他一步到位。雄伟恢弘的宫殿,浇筑石柱,汉白玉围栏,高耸宽敞的殿内,雕花壁画珐琅彩,琉璃瓦,玻璃窗,统统安排上。

    外面再引活水,造假山,挖鱼池,养他那繁衍了一百多条的大锦鲤。种上花草绿植,亭台楼阁。

    在宫门口建上一座钟楼,一座鼓楼,钟楼看时间,鼓楼喊冤警报。

    徐希甚至还想给他搞个动物圆,把狮子、花豹、老虎、大象,锦鸡、孔雀、熊猫、狐狸给他养上一群,别整日埋在一堆政务中,万事亲力亲为,闲暇撸撸宠物,喂喂鱼,赏赏花。

    不过她画了效果图,其中就有一幅图是陛下闲暇撸大猫的。

    嬴政看过后,没多说,让赵高把画收了起来。

    赵高看不出他的想法,“陛下,左丞相这画是何意啊?一群凶猛之兽类围绕着陛下,臣看的都担心。”

    嬴政嫌弃的皱眉,“胸无点墨,说的就是你。”

    赵高嘿嘿笑,“陛下,臣要是有墨水,哪还能事事都不懂,乱猜乱说呢。”

    嬴政瞥了他一眼,收回目光,落在御案上的奏疏上,还有三摞,每一摞都有二十本,现在已经酉时三刻,他至少还要忙一个时辰。

    “福卿念朕辛劳,作画逗朕开心,劝朕放下政务,多修养娱乐。”

    赵高怀疑,“左丞相原来是这个意思,怪不得那些猛兽都有些憨态可掬。”

    陛下真是被徐福迷住了,猛兽环伺,竟然能说成劝诫他多修养娱乐。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