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七零,穿书后假千金回村种番薯了 > 正文 第232章 张兵扫盲班上课引起记者兴趣

正文 第232章 张兵扫盲班上课引起记者兴趣

    林雨没有上前打扰,带着陈记者去了后排。

    张兵自然看到了,但林雨已经跟他说过这事,便也没有觉得惊讶,

    “时间到了,开始上课。”

    他的话音一落,教室里的“学生”都自觉地坐好。

    还有人拿出了本子和笔。

    这一幕陈记者让摄像师拍了下来。

    张兵的课,并不是陈记者想象的对着课本、黑板讲。

    他先是检查上一次课学过的字,看学生会不会认。

    再叫几个会写的上去写在黑板上。

    那几个被叫上去写字的大娘,昂头挺胸的,可骄傲了。

    她们写的字体并不好看,可以看出写字的手也并不熟练。

    但笔画都是对的。

    等学生都写完了,张兵便开始表扬她们。

    底下的人都面露羡慕。

    陈记者听到有位大爷说:“不就写个字吗?神气什么,我下回也会写。”

    旁边一大娘翻了个白眼:“得了吧,你能认字都算你厉害。”

    俩人当场就要斗嘴。

    陈记者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时就听到张兵说:

    “好了,现在正式上课。”

    大爷大娘立马安静下来,底下坐着的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上头的张老师。

    张兵拿出一张报纸,说:“今天咱们大队来了位北城日报的记者,咱们就念北城日报吧。”

    他念的是北城日报今天的报纸,主题是《xxx举行盛大宴会》。

    念了两年的报纸,他现在的普通话字正腔圆,都快能比得上广播员了。

    把整篇报道念完,底下的人便开始问问问题。

    什么这个总统是谁?这个国家在哪里?

    咱们的总,理又说了什么?

    张兵一一解答以后,就开始讲文章里面的词语。

    挑的都是常用词汇,笔画也简单。

    学生们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上课方式,一边看着黑板上的字一边跟着读。

    还有人在纸上跟着写。

    随后张兵又布置作业,要他们自己造句,写三句话作文。

    实在不会写字的可以用说的。

    在这个间隙,陈记者又让摄像师把他们写字的画面给拍下来。

    .......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回去记得继续练字,我们月底要考试。”

    扫盲班的课就这样结束。

    等到人都走了,张兵推着孩子走到林雨和陈记者身边。

    陈记者对他十分尊重,主动和他握手:“张同志真是吾辈楷模,你教得太好了。”

    因材施教,在张兵的课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教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从学生们最重视的话题学起。

    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读报纸的习惯。

    “难怪今天我看到有工人在看报纸。”

    当时陈记者还很惊讶呢,因为很明显,那个工人是很认真地看报纸的。

    此时婴儿车里的孩子不肯再坐了,一扭一扭的跟小虫子似的。

    张兵把女儿抱起来,和陈记者说:“您过誉了,其实我也是从别人身上学到的。”

    他说起当初林易和二妞两个孩子给队里老人读报纸的事。

    别以为只有知识分子会看报纸,农民们也有他们关心的话题。

    身处在同一个时代,大家都刚刚探出头,想要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没有谁高贵谁低贱之分。

    张兵甚至觉得,这些农民才是真正在乎国家未来的人。

    听到好消息他们会高兴,听到打仗的消息,又会忧心忡忡。

    越是和他们相处,就越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

    陈记者听了也颇有感触,几乎要把张兵引为知己。

    “你有没有时间做个采访?”

    他对于这个扫盲班很有兴趣,很想多了解一些情况。

    此时张兵怀里的晨晨开始闹腾。

    让一个小孩坐在车里上课,她能安安静静的,已经是给她爸面子了。

    但是现在课都上完了,她爸还不肯带她出去玩。

    非要站在这里和一个陌生人说话。

    小孩就不肯了。

    “爸爸,快走。”

    再不走她就要闹了。

    林雨伸出手:“晨晨给姨抱抱?爸爸和叔叔说说话。”

    晨晨和林雨很熟,黑葡萄似的眼睛看了看她,想了想。

    这才伸出双手,投入林雨的怀抱。

    “姨姨,走。”

    林雨知道小孩待不住了,就说:“好,出去玩是吧?”

    又对张兵几人说:“出去走走吧。”

    陈记者和摄像师便跟着他们走出去。

    乡间小路上,就着月光和旁边人家的灯光,几人慢悠悠地走着。

    莲花大队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大队,这里早早地拉了电线。

    家家户户都用了电灯。

    陈记者问起这事,还说:“你们怎么说服上级给你们拉电线的?”

    林雨说:“我们食品厂需要啊,顺便造福大家了。”

    其实这也是林雨强烈要求的,要知道,没有电灯之前,这里晚上哪都是黑的。

    即使是在家里,煤油灯的光也不够亮。

    所以大家晚上都只好早早去睡觉,没有别的夜生活了。

    有了食品厂以后,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加班,林雨申请了给他们通电。

    “一开始申请没通过。”

    陈记者点点头:“毕竟这不是小事。”

    莲花大队只是青山公社下头一个村子, 怎么可能单独给他们拉电线呢?

    当然,要是有实力,那就不一样了。‘

    后来厂里的罐头热卖,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上头也开始注意到他们。

    食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响,市领导查到他们曾申请通电的事。

    大笔一挥,同意了。

    所以莲花大队就成了整个公社最早通电的大队。

    隔壁的牛头大队都蹭上了。

    毕竟距离不远,牛头大队就顺势提出也给他们通电。

    费用是他们自己出的。

    “所以现在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有电了。”

    这时他们走到晒谷场,这里的电灯是最亮的。

    许多老人就坐在这里纳凉,顺便聊聊闲话。

    张兵和陈记者找了地方坐下,开始了采访。

    林雨看到有几个小孩在一块跳房子,就带着晨晨过去了。

    没想到小孩里面还有她家小宝和可可。

    “小宝,你怎么也在?”

    玩跳房子的全是女孩子啊。

    小宝看着林雨,无奈地说:“可可非要我陪她。”

    说来奇怪,可可这孩子,比起自己的亲哥哥铁蛋,反而更喜欢小宝这个叔叔。

    小宝脾气软和,对可可是有求必应。

    叔侄俩感情可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