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 > 正文 第69章 纳彩,一百二十抬

正文 第69章 纳彩,一百二十抬

    宝亲王与嫡福晋金佳氏,八月初一成婚。

    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与侧福晋富察氏、高氏高格格,八月初二进府。

    纵观古今,这样猴急的安排都是炸裂的。

    升职由公公到家中宣布,而非是荣亲王进入宫中等候礼部官员通知,也更是荒唐的。

    不过金玉妍并不在意。

    越是炸裂的操作,在她这里就越容易触底反弹,毕竟她不是棉花团。

    整个荣亲王府,朝堂之中盘根错节的人脉,都是她的底气。

    李朝当初与雍正、大清做的一应军火交易,都是她立足的资本。

    更甚,满清百姓吃的水稻、小麦各色粮食,都是出自‘荣亲王金三保与其女琼华格格’的改良。

    这些,一应当初‘李朝归顺条约’,雍正并无居功,反而是昭告天下。

    【雍正帝贤德以治天下,李朝归顺大清。

    和硕荣亲王金佳氏三保与其女金佳氏琼华和硕格格……】

    她这福晋之位,会比任何人坐的都要稳。

    哪怕是谋大逆只要没发展到逼宫、实名制刺杀皇帝,便没有皇帝能有这天大的本事把她从皇后的位置拽下来。

    否则,满朝御史、言官,都不会放过这个血溅金銮殿、青史留名、族谱自他而起单开的机会。

    大言不惭的说,她在老百姓眼里,可是大清王朝掌管着粮食农作物的司农娘娘,是圣人、更是祥瑞。

    在自家人的心里,她更是大于天子的神子。

    一般帝王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可偏生在金玉妍早有准备的掩盖下,哪怕是雍正也被麻木在其中。

    荣亲王每日斗鸡走狗,时而行侠仗义夸的却又都是当今圣上。

    荣亲王世子科举不太顺利,目前兢兢业业的在翰林院编书,闲暇时便和一群书生们唠嗑吃酒、吟诗作对。

    而荣亲王府家中其余庶子,沉迷商贾之事,喜好游历天下,蹲居工部每日与工匠厮混……

    乍一看,竟然没一个能成气候的。

    至于说庶女便更是如此,嫁入的都不是大官、勋贵之家。

    如若没到事发那一天,不会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叫捅了马蜂窝。

    弘历在内务府的安排下,寻一吉日来荣亲王府拜见。

    只不过他本就是敷衍之意大过真心,哪怕不需要金三保与朴氏这般人精似的火眼金睛,弘历的心思也已然路人皆知。

    晌午过后,弘历便是离开了。

    随后,他去乌拉那拉氏府邸一直坐到了傍晚,才不舍的离去。

    而这一行为,恰好被留在京中等待殿试放榜的学子们瞧了个正着。

    好友相聚于茶楼,一人一条的拼凑,竟搞出来了个完整的时间线链条。

    “这四皇子,还未娶妻过门,便是有宠妾灭妻的架势!简直非君子所为!”

    “嘘!他现在都已经是宝亲王了,将来可是……你不要脑袋啦!”旁边同乡一朋友,赶忙拉住这个愣头青,小声惶恐的规劝道。

    “他敢做不敢当?!那可是荣亲王府的琼华格格!!”

    可这‘愣头青’却是死认着这个道理,言语间更是表明,他表示不满的最主要原因,更是因为四皇子宝亲王不善待的这个‘妻’是金玉妍的缘故。

    旁人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也都惋惜的叹了口气,没有再规劝些什么,甚至还附和道,

    “确实啊……唉,他娶的可是琼华格格,怎么能……”

    “我们一家是靠着改良后的水稻才富庶起来的。

    我的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小弟,和我爹一起务农,就为了供我读书,因为我是家里最聪明的那个。

    如若不是这粮食产量那么好,……我能不能凑够来京考试的费用都没有个定数。

    家中更是不会有余粮拿去换钱,去给我那早年累瞎了眼的老母买药请郎中治病。”

    说着说着,也不知是想到了些什么,他竟是哽咽了。

    文人多伤怀,更何况在场的都是年轻的学子。

    便也是有人也说起了自己的遭遇,

    “确实……那地瓜是真的香啊……

    我们那地瓜种的最好,赶路的时候带上一筐,不怕坏、更不怕麻烦,烤着吃、有条件了加点糖,或者配上一口肉干……

    我这一生求学全是风餐露宿,家中除去省吃俭用留下来点盘缠以外,再无其他助力。

    可如今,我每年都能收到两趟那满满当当的地瓜。

    我也是自那时候才知道,求学艰苦但沿途中还能有这种滋味啊……

    我吃的好了,家中肯定也好了,我再也不用吃着爹娘的血汗……”

    “前年我们那里雨少,地里收成不好,全靠花生、黑豆顶着。

    当时啊,我叔爷爷都想好了,如若颗粒无收,那年他就不吃饭了,死了他、养活家里的小孙子……”

    一来一回,本是抨击四皇子不仁义,却忽然被带了个跑偏,几人在茶楼抱头痛哭了起来。

    几人不住在一处,但邻里却也都是同年来参考的学子。

    这一来一去的询问之下,四皇子不讲仁义道德这一事,便悄然的在这一代进士之间传了个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请大家收藏: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但他们在外都分外有默契的闭口不言,所以此事竟心照不宣的成了他们维系友好、共同战线所保守的秘密。

    *

    在雍正的有意催促下,侍卫浩浩荡荡的将纳彩礼抬进了荣亲王府。

    这份彩礼足足一百二十抬,不可谓不夸张。

    内务府只按章程做了最基本的六十抬的安排,但雍正却很不开心,大手一挥开了司库的同时,训斥了如是做的内务府总管。

    于是便有了如今,被塞得满满当当一百二十抬纳彩。

    金银玉饰这些还不够,库存中他自觉配得上金玉妍的各色宝石、哪怕是原石也都被打包装箱。

    貂皮、锦衣等就更是数不胜数,布料繁多的同时他甚至还仔细筛选了颜色!

    嫡福晋可用的正红色布料少说装了三箱,而后续正黑色、明黄色、天青色……

    甚至他知道金玉妍喜爱月季,还特意放了些内务府特意培育出的西洋品种,外加数盒种子。

    如若金玉妍嫁入的不是皇家,雍正都想再派人,去夫家打上几口井,修葺一番庭院、最好能在家里给她搞出来个靶场、马场才作罢。

    皇上的重视,便是一股风向。

    如此一来,无论是与荣亲王府本就交好的人家来给琼华格格送添妆,哪怕只是点头之交的各路官员也都会略表心意、以示交好。

    不过,荣亲王在金玉妍的千叮咛万嘱咐下,却也是拎得清的。

    太过贵重的一律不收,且都当场‘有送有还’。

    拿今年收成好、且还有营养价值的大支高丽参、或做出的成品红参膏去送还人情。

    添妆原本的意义,就是图个吉利,闹个好心情。

    只是荣亲王府本就身份敏感,女儿嫁入的又是皇家,才不得不如此小心翼翼。

    他的这种行为,被雍正尽收眼底,分外满意、十分欣赏。

    于是,大手一挥借着‘熹贵妃添妆’的名头,又给金玉妍送去了几箱添妆。

    这笔买卖,是划算的。

    论富贵,谁又能比得过天家?

    就算比得过,今天把大财外露了,明天保不齐就被抄家了。

    喜欢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请大家收藏:综影视:卷王娘娘她恃美行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