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Crush > 正文 分卷阅读3

正文 分卷阅读3

    ,放着许多乐器。辛桥随手拿起一把吉他,弹了两下,对我说:“你随便玩。”

    我有些局促,说:“我不会。”

    辛桥有点不信:“什么都不会?导演系不需要艺考吗?”

    “我理论学得比较好。”我知道吉他起源于古埃及,有六根弦,是世界三大著名乐器之一,但我不会弹。我反问:“你都会什么?”

    “吉他、钢琴、架子鼓、手风琴……各种乐器都差不多会一点吧。”

    “好厉害。”我如果会这么多乐器,也许也会像他一样,呼朋引伴的,过着那种电视剧里大学生活。

    “都只是一个入门,也就骗骗你这种不会的。”

    “那你骗一个。”

    辛桥笑着:“你上道还挺快。”

    辛桥拨了拨弦,低头给我弹了首曲子。傍晚暗得快,窗外夕阳一点点落下,暖色的光从窗户照进来,把整个琴房变成金黄色。空气里浮动着平日里看不见的灰尘,让我觉得自己像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

    一曲完毕,我还盯着他看,目光来不及收回,视线在半空中撞在一起。心脏骤停了一秒后开始疯狂跳动。我不敢轻举妄动,只怕破坏了这一刻的永恒。

    辛桥问我:“是不是很帅?”

    我只能回答他:“是。”

    “那帮我拍个照吧,杨导。”

    那天下午的光很好,我拿出我在电影学院呆了三年的功底,帮辛桥出了一组照片。辛桥很满意,转头就发了朋友圈。我自然是马上给他点了个赞。

    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辛桥收起乐器,说走吧。

    我问:“你刚才弹的曲子叫什么。”

    他答:“《爱的罗曼史》。”

    我默默记下,并在循环了两天后,把它设置成了我的来电铃声。

    13.

    我的朋友圈陆陆续续出现一些红色提示,每次点进去都是辛桥的那条朋友圈又有了点赞或者评论。我的微信好友并不多,所以我更加讶异辛桥的交友圈居然那么广。

    丝丝在评论区和辛桥互动,问照片是谁拍的。

    我忍不住回复她:是我。

    辛桥也跳出来夸我:小杨小杨,拍照真强。

    三个人在朋友圈你来我往地聊了起来,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接近了那种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有着绯红色的滤镜。

    14.

    第二天下午我们又接着拍戏。辛桥和丝丝恰好一块到了,好像还在聊什么。走得近了,我听见丝丝说:“当然去啊,人家好歹是个正经剧组,你跟上两个月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如果能认识几个制片人那就更好了。”

    我马上就知道辛桥肯定是和丝丝说了跟组编剧的事情,并暗暗得意于我先她一步知道了这件事。

    丝丝看见我,往前跳了一步,蓝色的头发晃起来,语气里夹着点雀跃:“杨导!”。辛桥说得没错,她确实像只雀儿。

    我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是导演。”

    “导演系出来的,当然是导演啦。”她有求于我:“我接了个淘宝的活儿,缺个拍照的,杨导什么价啊?”

    我知道身边的同学经常有在外面做兼职的,但我不缺钱,也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并没有去接触过,便老实说:“你找摄影系的吧,他们专业。”

    丝丝哼了一声:“他们清高得很,一说是拍淘宝的都不愿意接,嫌LOW。”说完又怕我介意,补充道:“我是真的觉得你拍得好,又是导演系出来的,审美肯定也不会差。”

    我一想到可能要和模特、客户来回沟通就有些发怵。可丝丝对我挺好的,我们才刚熟起来,我要是拒绝她一次,她是不是就会开始疏远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求助似的看辛桥:“我其实……”

    辛桥很快就明了,调侃道:“我们小杨出场费很高的,你怕是请不起。不过我倒是认识几个不清高的摄影师,不如帮你去询询价?”

    我长出一口气,又做回一只蘑菇。扩大交际圈确实是会有这样的风险,灰色的大学生活就不会有这种烦恼。

    15.

    这天下午拍完,又是我们四个一块吃饭。丝丝说她周末做兼职就不来了,辛桥也说他周末就在横店了。

    丝丝对辛桥说:“等你回来我请你吃饭,谢谢你帮我找摄影师。”

    辛桥:“客气什么,以后哪里有缺美术的,我也喊你。”

    钟越岭插嘴道:“缺导演就叫我。”

    辛桥转向我:“小杨呢?”

    “啊?”我正烤着肉,突然被cue有点反应不过来,“啊……那缺剪辑叫我吧,场记就不做了。”

    辛桥:“我一个做编剧的都想做导演,你一个学导演的不想导戏吗?”

    我以前太理想化了,以为导演就是坐在监视器前说“过”或者“不过”,但真接触之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演员、灯光、摄影、美术……每个岗位都要了解一些,每个岗位都要去沟通,和人的接触只会多不会少。我没有辛桥那样的交际能力,也不像钟越岭那样能震得住人,但凡来个强势一些的演员或者编剧,我都容易被架着走。我觉得还是做剪辑适合我,一个人在小黑屋里干活,几段素材,谁先谁后,谁长谁短,全由我操控,反正素材又不会对着我喊话。

    16.

    周末辛桥果然没有来,组里换了个美术,有点高冷,不爱说话。我觉得剧组一下就安静了许多。

    收工之后,钟越岭要和摄影他们去喝酒,问我要不要一起,我拒绝了,一个人回了寝室,做一颗蘑菇。

    17.

    周一上选修课,老师又点了名,不过这次是倒着点的。念到“辛桥”时没有人回答,我又替他答了到。念到“杨超”时,我故技重施。但这次老师划了划名单,问:“你不是辛桥吗?”

    我脑袋嗡嗡的,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

    “辛桥?杨超?”老师连着喊了两个名字,没有其他人应答。

    “所以你是哪个?”

    大学三年,我的出勤率是100%。辛桥……我不知道,但我确实不记得我有和他一块上过课。我想他总不来上课,期末分数怕也不会太高,如果平时分也低的话,可能会挂科,那就麻烦了。于是,我说:“我是辛桥。”

    老师没有追问,只是在“杨超”这个名字后面记了缺勤。

    这节课放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两个聋哑人的故事。整个片子安安静静的。我看不下去,心里闷得慌,不断想到老师给我记了缺勤。我安慰自己,只一次缺勤没有什么要紧,离挂科或者重修远得很。但是又觉得难受,像一支片子只能下载到99%,像一张拼图缺了其中一块,虽然只差了一点,却怎么也无法圆满。

    18.

    又一个周末,丝丝重新出现在片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藏风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