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正文 第325章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

正文 第325章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

    数日之后,翔龙府外。

    足足二十五万宋军集结完毕,其中火器部队,包括火枪手和炮兵的人数越来越多,剩下的便是刀盾兵,长枪兵以及少量的弓箭手了。

    即便是宋军拥有了大量先进的火器,哪怕是后装枪的数量也不在少数,但赵昺仍然无法做到完全彻底抛弃冷兵器。

    只不过火器的比例越来越高,冷兵器的占比越来越低罢了。

    二十五万大军加上随军的十五万民夫,人数超过四十万之众。

    让众多人集结于此,实非易事,赵昺为此足足筹备了半年。

    最前方列阵的是宋朝兵马,其后是负责后勤运输的民夫。

    赵昺立于一处山坡之上,极目远眺,只见人员遍布,营帐满山,无边无际,连绵不绝。

    如此众多的人员,绵延数十里。各色战旗竟达上万之多,各种大牲畜更是不可胜数。

    山顶上,祭祀的高台已然布置妥当。赵昺带领着文武百官,燃香拜祭天地,告慰祖宗,祭祀大宋英烈。

    除大宋皇帝灵位外,那些已逝的大宋忠臣良将之牌位,亦庄重地陈列于此。

    范仲淹、苏轼、狄青、宗泽、韩世忠、岳飞、辛弃疾、陆游……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赵昺站在台上,大声诵读出一首首名句。

    台下,陆游的孙子陆元庭,曾孙陆传义,玄孙陆天骐早已经泪流满面。

    赵昺走下台去,走到陆元庭等人身边,大声说道:“朕,今日带着卿等,一起北定中原!”

    “陛下……”

    泪眼模糊的陆家人,匍匐在地,几度哽咽,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历史上,不光陆游如此,其子孙后人也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忠君爱国之士。

    陆游之子陆子修都出仕宋朝,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孙子陆元庭,曾孙均以身殉国,玄孙陆天骐更是追随陆秀夫一同跳海自尽。

    然而,因赵昺的穿越,这个时代的历史轨迹被骤然改变,悲剧得以幸免。

    赵昺逐一扶起这些忠臣良将的后裔。

    随后回到高台之上的赵昺,接过陆秀夫举着的《奉天北伐讨元檄文》大声念到:

    “奉天北伐讨元檄文……自端平元年,金国覆灭,窝阔台背信弃义……随后举兵犯我大宋,鞑酋残暴无道,屠杀我川中军民……盖我华夏之民,天必命我华夏之人以安之,夷狄何以得而治之!今,大宋天子昺当率三军逐胡虏,除暴乱……朕志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皆为华夏……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檄文很长,赵昺每念一句,就有无数人接力向下传颂,目的是为了让数十万大宋军民都能听得到。

    所以说这是一个破费时间的过程。

    檄文便是决心,不仅仅是收复失地的决心,也是结束天下动乱的决心,更是让亿万生灵安生的决心。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

    末了,赵昺振臂高呼。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文武百官。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宋军将士。

    “驱除胡虏,大宋万胜!”随军民夫。

    文武百官,“百万”军民,齐声高呼,声震万里。

    “来人,带蒲师文,祭旗!”

    赵昺对着左右大喝一声道。

    祭旗可以说是来自远古时期的传统了,出师讨伐敌人之前的一种祭祀活动。

    一般都有军中壮汉担任,倘若将牛头一刀两断则预示着战事顺利,若一刀下去砍在骨头上,大刀片子被卡住,往往严重影响军心士气。

    赵昺并没有用牛,而是把蒲师文还有一些罪大恶极的蒙元死硬分子带了上来。

    当然了,人群之中也有杨祥的身影。

    被人按倒在地,知道难逃一死的蒲师文、杨祥以及一波死硬分子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拼命挣扎却也无济于事,想张嘴说话,可是张开嘴之后却只发出“呜呜啦啦”的声响。

    面对死亡,临死之前的恐惧让这些人浑身颤抖,有的瘫软在地,有些人更是吓昏过去。

    天道,是公平的。

    事到临头,悔之晚矣。

    不知道这些人是否想到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高举着屠刀向着手无寸铁的弱者挥去。

    当它们不顾百姓的求饶,疯狂杀戮、掠夺的时候,可曾想到有一天它们自己也会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如狗一般的祈求活命。

    人头,自然没有牛头硬气,在赵昺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一片刀光剑影落下,数十个脑袋咕噜噜滚落在地。

    刹那间,天空乌云压顶,地面阴风四起。

    一时间仿佛有无数黑影在耳旁哭泣……

    随着蒲师文等人被斩杀,赵昺和文武百官一同祭拜数十年来的死难者。

    小太监们端来清水,赵昺净手之后亲自点燃长香,长拜,插入香炉之中。

    随后满朝文武依次焚香祭拜。

    “魂兮归来!大汉魂不灭!”

    封建王朝,皇朝末期,汉末,南北朝,五代。

    瘟疫,战乱,百姓宛若猪狗!

    “就让朕结束这个乱世吧!就让朕亲手打造一个民稍安的盛世吧。”

    赵昺握紧拳头,心中的信念在这一刻更加坚定。

    随着君臣焚香仪式的结束,刚刚还是乌云压头的天空,瞬间变得晴朗起来。

    风停,乌云散,阳光普照大地……

    “大举,这些年来朕一直把你外放,卿家可有怨言?”一条山间小道,赵昺和陈吊眼,文天瑞君臣三人缓步前行。

    “臣不敢,臣以一介布衣身居高位,陛下的恩情臣无以为报。臣这几年一直在等待陛下的召唤。今日终于让臣等到了。”略微靠后一步的陈吊眼说道。

    “朕把这西南的大好河山就交给你们二人了。”赵昺回过头看了看陈吊眼和文天瑞。

    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历史上宋朝灭亡之后,文天瑞带领家人渡过海峡,在琼州岛上隐居下来。

    文天祥的弟弟文壁在宋朝灭亡之后,为保存城中(惠州)百姓无奈降元,后来出仕元庭。

    只不过这个时空,文壁无奈降元的事情亦没有发生。

    (南粤文氏始祖是文天瑞,并非文天祥,但二人属于堂兄弟关系,故而属于一脉同源。)

    “此次收复西南,山路难行,困难重重。此行,大举,天瑞你二人任重道远啊。”赵昺道。

    整个西南地区,地域广泛,一路上山高林密,人口复杂,对于西南军团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大举,你负责军事行动。天瑞,你负责民政。切记,对于顽固分子要猛打猛杀,务必斩草除根,免得生出祸端来。对于普通百姓要争取民心。民心在,则事半功倍;民心失,即便打下来的地盘也将朝不保夕。”

    赵昺最怕的就是前脚刚走,后院起火。

    无他,在这个时代,老百姓判断力有限,很容易被忽悠,成为蒙元残余势力和阴谋者手中的牺牲品。

    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呢,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所以说,争取西南本地百姓的支持,比攻城更重要。

    陈吊眼的强项在于作战,内政并不是其所熟悉的,这也是赵昺把文天祥的堂弟派出去的原因。

    多年的磨练,加上天资聪明,文天瑞足以独当一面,肩负起稳定西南的重任。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两人行了一礼,道。

    “天瑞,这一去可能数年之久,风餐露宿。卿当务必保重身体。”

    陈吊眼较为年轻,且出身武人,赵昺对此并未过多忧虑。然而,对于文天瑞这一介书生,赵昺还是忍不住多嘱咐两句。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大宋四路大军,看起来最轻松的或许就是张世杰的东路军了,在苏景瞻和琉球府的支援下,可以预见,势必摧枯拉朽一般攻克福安。

    西路军在赵与珞的指挥下,收复潭州也不会遇到太大困难。

    中路军兵多将广,再加上赵昺御驾亲征,隆兴也不在话下。

    赵昺唯一最担心的就是陈吊眼和文天瑞的西南军团了,距离太远,战线过长。

    因此,赵昺方才破例与此二人单独长谈良久。此外,西南地区对赵昺而言至关重要,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西南对于我朝关系重大,二位卿家遇事务必多商量,多沟通,做到谋定而后动。”赵昺再次叮嘱道。

    “请陛下放心,臣等谨记。”

    第二日,祥兴十一年二月初二。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个好日子。

    一大早,吃过饭食的各路大军开始拔营起寨。

    军旗飘扬,连绵数十里,数十万大军奔赴不同的方向,大宋北伐正式拉开序幕。

    赵昺辞别杨太后,告别皇后章静,婉言拒绝了皇后要求赵昺携带女眷以便照顾身体的好意。

    用赵昺的话来说,朕是去打仗的,不是去游玩的,岂能带上一群宫女不成。

    况且,今日的离别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团聚。

    安抚好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赵昺跨上战马,跟随在大军之中,毅然决然地朝着北方大地前行。

    如同武侠小说里所描述的,身负长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亲见大宋皇帝孤身一人,竟未携一宫女,无数将士再次将目光投向赵昺。

    此时,大宋将士士气激昂,热血澎湃。

    赵昺与文天祥率中路军朝北进发。

    杨太后、章皇后及以陆秀夫为首的文官们留了下来。

    后方虽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也是如履薄冰。

    二十余万将士,十余万的民夫,光是每日的消耗那都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都要陆秀夫等人的居中调度,漫长的补给线其难度可想而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完美世界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藏风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