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 > 正文 第335章 改造火箭

正文 第335章 改造火箭

    然而,它毕竟还只是一枚军用导弹,要想将卫星送上太空,还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

    赵阳屏住呼吸,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很快,他便对"冬风一号"的构造了如指掌。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阳对火箭的知识可谓是了然于胸。

    再加上有了系统的支持。

    如果世上有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一枚航天火箭,那必然就是赵阳了。

    然而,赵阳并不打算完全依照未来的模型来设计火箭。

    相反,他决定在"冬风一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赵阳将那叠设计图摊开,铺满了整个工作台。

    他神情专注地端详着图纸上每一个细节,仿佛要将它们尽数刻进脑海。

    "冬风一号"的构造并不复杂,这是一枚典型的两级串联式导弹。

    一级火箭安装了四台推力为 120 吨的液体发动机,二级火箭则配备了一台 70 吨推力的发动机。

    整个导弹全长 30 米,起飞重量 200 吨,虽然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但与真正的运载火箭相比,还相去甚远。

    赵阳轻轻叹了口气,既然基础如此薄弱,想要在短时间内造出一枚货真价实的航天火箭,难度可想而知。

    他甩了甩头,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早就习惯了在逆境中寻找突破口。

    没有人规定科技必须遵循某种固定的发展轨迹,相反,在赵阳看来,科技的进步往往就源于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异类"。

    从这个角度讲,他正是这个时代最不可多得的"异类"。

    赵阳开始在图纸的空白处写写画画,很快,一个个崭新的符号便呈现在纸面上。

    作为改进的第一步,他决定彻底推翻"冬风一号"的动力系统。

    与化学燃料相比,液氢液氧无疑是更加优秀的火箭燃料,比冲高,污染小,完全可以满足运载火箭的苛刻要求。

    然而在这个年代,要制造液氢液氧发动机无疑难于登天。

    别说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就连实验室里合成一点儿高纯度的液氢都成问题。

    好在赵阳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高浓度过氧化氢。

    它的比冲虽然比不上液氢,但与一般的化学燃料相比,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

    更重要的是,过氧化氢的生产工艺比液氢要简单得多。

    只要掌握了电解法合成的基本原理,再辅以一些必要的提纯手段,百吨级的工业化生产并非难事。

    当然,作为一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赵阳是不会单单满足于理论上的设想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先在实验室里合成一些高浓度过氧化氢样品,测试其燃烧性能。

    接下来的几天,赵阳几乎是住在了实验室里。

    他先是用电解法制备出一批浓度为 90%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再利用真空蒸馏、低温冷冻等手段,将其进一步提纯至 98%以上。

    当一管晶莹剔透的液体出现在试管中时,赵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将试管托在手中,凝视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眼神中满是欣喜与骄傲。

    为了测试过氧化氢的燃烧性能,赵阳决定先做一个小型燃烧室实验。

    他找来一个废弃的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在喷管处装上一个自制的喷嘴,然后将过氧化氢和燃料油分别灌入贮箱。

    做完这一切,赵阳退到一旁,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命运。

    赵阳按下了点火按钮,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股炽白的火焰呼啸而出,瞬间将整个燃烧室笼罩在耀眼的光芒之中。

    与此同时,一股强大的推力也随之产生,竟是直接将面前的废铁托举到半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赵阳的心中一片狂喜。

    迫不及待地跑到燃烧室跟前,仔细检查着实验的结果。

    从燃烧室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读数来看,过氧化氢的燃烧温度超过了 2500 摄氏度,而其产生的比冲也在 300 秒以上,远远超出了一般化学燃料的水平。

    没错,这样的发动机,完全有能力将卫星送上太空!

    赵阳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新型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当然,小试验毕竟只是小试验,要想真正制造出一台实用的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赵阳开始着手对"冬风一号"的发动机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他决定沿用"冬风一号"并联四发动机的布局,以提高可靠性。

    只不过,原有的四台 120 吨推力发动机将被替换成四台全新设计的 150 吨推力过氧化氢发动机。

    其次,在燃烧室和喷管方面,赵阳选用了高强度的不锈钢和钨合金材料,以承受超高的燃烧温度和压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请大家收藏: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同时,他还对燃烧室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特殊的旋流式布局,大大提高了燃烧的充分性和稳定性。

    在供油系统方面,赵阳选择了更加可靠的串联式布局。

    过氧化氢和燃料分别由独立的泵送入燃烧室,这样可以避免两种液体在管路中混合,引发爆炸的危险。

    在点火系统方面,赵阳放弃了传统的火花塞和高压气体,转而采用催化剂点火。

    一种特殊的金属网会预先浸入过氧化氢中,当发动机启动时,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从而实现可靠稳定的点火。

    除了发动机,赵阳对火箭的结构也进行了优化。

    为了适应新的动力系统,他将火箭的长度增加到了 60 米,起飞重量提高到了 500 吨。

    在每一级火箭的级间段设计上,赵阳采用了流线型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空气阻力。

    同时,他还用钛合金制造了一种新型的贮箱,既坚固耐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箭的自重。

    在火箭的控制系统方面,赵阳同样下了大功夫。

    他知道,要想精确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套高精度的导航设备。

    为此,他特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惯性导航系统。

    它由高精度的激光陀螺、加速度计、计算机等部件组成,可以实时测量火箭的姿态和位置,并根据预定的程序自动实施姿态控制。

    另外,赵阳还在火箭上安装了一套遥测设备,包括无线电发射机、应答机、编码器等。

    通过这套设备,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掌握火箭的飞行状态,并根据需要发送指令,对火箭的飞行轨道进行修正。

    除了这些重大的改进之外,赵阳还在无数细节之处作了优化。

    比如,他将原来笨重的铆接结构改为了先进的焊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还用新型的隔热材料包裹在贮箱外壁,以防止液体燃料受热气化;

    在电子线路的布置上,他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尽量减少了电磁干扰……

    这样一来,即便火箭在太空中也能得到地面的指挥和控制。

    当最后一笔图纸绘制完成时,赵阳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激动地看着眼前这个崭新的火箭模型,内心澎湃不已。

    凭借他的才智和努力,一枚兔子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即将横空出世!

    它将托举"红一号"卫星冲向苍穹,向全世界昭示兔子的智慧与力量!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赵阳决定给这枚新火箭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常征一号"!

    这个名字取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赵阳看来,研制新火箭的过程,何尝不是一场新的常征。

    只不过,这一次的常征,是向着星辰大海,向着人类的未来。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请大家收藏: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