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 正文 67.开海 晋江首发

正文 67.开海 晋江首发

    张鹤龄看着李东阳, 苦笑一声:“李公这个计策固然绝妙,但是皇上却想的是快速根除这股势力,如此雷霆之怒,才能让这些人生出惧意, 否则不管朝廷如何安抚, 总归是有周而复始的一天的。”

    张鹤龄这话说的委婉, 但是李东阳这样的人,当然也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这一次可以招揽, 那下一次呢?

    总有活不下去的流民, 总有人想要冒险。

    一想到这个,李东阳眉头皱的死紧,许久才道:“既如此, 竟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吗?”

    张鹤龄看着李东阳, 张了张口,但是很快又闭上了嘴巴, 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东阳看他这样, 哪还有不明白的,立刻道:“昌国公,可是有什么计策?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国公爷不必有所顾虑,直说便是,即便此事不成,今日国公爷所说之言, 我也不会说出去的。”

    李东阳是个聪明人,见着张鹤龄如此为难,他便也多少能猜出张鹤龄的顾虑,因此很是干净利落的给了他这个保证。

    张鹤龄却并不怕他把事情泄露出去, 他的这番话,本身就是给人放风的。

    但是面上到底还是装出为难模样,叹了口气道:“我确实是有个法子,只是这法子有些不大好听,说出去只怕会使我身败名裂。”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继续道:“如今皇上忧心的,无非是东南那边的人有样学样,见着旁人出海挣了钱,便也一窝蜂的跟着去了,如此这海盗如何剿灭都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这世上之人逐利的永远不缺,活不下去的也不在少数,既如此,如何不干脆放开通商,然后由朝廷严加把控,如此既可以给这些人一条活路,也可以将这些人都控制在掌心,也不怕他们翻出什么风浪。”

    李东阳万万没想到张鹤龄所谓的主意竟然是这个,哪怕他心中计策千条,此时也被震得目瞪口呆。

    “这,这……禁海可是祖宗家法啊。”李东阳喃喃道。

    张鹤龄心中暗笑,什么狗屁祖宗家法,老朱家人要是都遵照祖宗家法,也就不会搞出什么靖难之役了,更不会搞出什么内阁司礼监,皇帝就应该天天007往死里卷。

    “李公且听我一言,太/祖时期,之所以开海禁,乃是因为洪武年间方国珍和张士诚残党勾结倭寇,屡犯沿海,朝廷朝夕之间不能除尽,这才开了海禁,但是如今局势却已经大不相同。”

    “倭寇的中坚力量早已经在永乐十七年时,望海埚大捷中被剿灭,如今这些贼人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并不敢大举犯边,原本的真倭也开始朝着假倭发展了,若是如今还不能重振海备,日后若是这些人再坐大,那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了。”

    李东阳听着这些话,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知道张鹤龄这些话其实都没错,都很有道理,甚至皇帝的主张他也觉得很对,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大明海防是什么样子他还是清楚的,而且西北的边患还未除,东南那边要是再动手,那一根蜡烛两头烧,只怕大明朝也扛不住啊。

    之前就有大臣曾提出要给东南沿海开关税,这件事内阁上下也是同意的,不过这个关税针对的只是入国朝贡的藩属国。

    明朝的朝贡体系一直坚持的都是“厚往薄来”政策,坚持了这么一百来年,如今也有些扛不住了,因此大臣们如今对这些藩属国都没啥好印象,基本上对他们就是没事少来,可是这些人还是来的很频繁,毕竟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了一百来年的冤大头,如今朝廷也回过味儿来了,因此对于朝贡收取重税的提议一经提出,便被立刻通过,先定下了百分之20,这是宋朝的旧例,但是很快他们又发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朝贡了,需要重拳出击,因此就在不久之前,又变更为百分之十。

    因为有这个前例在,因此李东阳也知道,这些海商贸易中能获得多少利润,这么滔天的利益摆在眼前,要想人不动心,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想到这儿,李东阳的心便沉了下去,既是如此,那也不至于完全开海啊,如今大明朝的海备能守得住这么长的海岸线吗?

    “国公爷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海禁之策,国朝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如今若是贸然打开,只怕也不合适。”

    李东阳没把话说透,但是张鹤龄又不是傻子,自然也知道他的隐含之意,因此他假装烦恼的蹙着眉想了一会儿,终于道:“不如先开一两个市舶司实验一下,若是能成,那便实行下去,若是不成就另说。”

    李东阳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微微挑眉,思索片刻,到底也没敢把话应下:“此事关系重大,我得回去好好思索一番。”

    张鹤龄见他还是忧心忡忡,便也不逼迫他,只苦笑道:“这也是我随口一说,我不担国事,不知轻重,或许有想的不周到的地方,最后到底如何,还得诸位相公决议。”

    李东阳见他客气,笑道:“国公爷客气了,国公爷能为国出谋划策,如此便可称之为大善了。”

    两人客客气气的告辞分别,张鹤龄将李东阳送出府,见着他坐上轿子走远,这才回转。

    今日图穷匕见,和李东阳漏了底,如今就得看看内阁那边的态度了。

    **

    李东阳得了这个消息,竟也没回府,直接让人往刘健家去了。

    他也不是个傻子,今日张鹤龄这番话,他猜测多半也是皇帝的意思,毕竟以张鹤龄这样的城府,若是没有皇帝支持,是绝不敢在自己面前说出此等大胆之言的。

    再一想张鹤龄与东南那些大商关系密切,李东阳心中便越发忧虑了,张鹤龄此举,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呢?

    他现在有些分不清,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确有些被张鹤龄说服了。

    **

    李东阳进了刘府,直接就被人引入了书房,他进去时,刘健正在看书,见他来了,便放下手中书本,站起身迎接。

    “宾之来了,快坐。”

    李东阳拱了拱手,依礼坐下。

    “这般急匆匆过来,宾之是打哪儿来啊?”刘健与李东阳共事这么长时间,是最了解他的,今日他突然不打招呼就上门,刘健立刻意识到不简单。

    李东阳苦笑一声,也不和刘健打哈哈,直接把自己在张家听到的话和刘健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刘健果然眉头皱的死紧,低声呢喃:“竟是想要开海。”

    这话也不知说的是张鹤龄还是正德皇帝。

    李东阳见刘健仿佛有些不同意,不由道:“若只是开一两个口岸,倒也无妨。”

    刘健摇了摇头:“不是口岸不口岸的问题,我只怕这事儿行的太过操切,反倒是坏了事。”

    李东阳一听这话愣住了:“刘公也同意此事吗?”

    刘健叹了口气:“比起直接开战,这个法子也算是一个稳妥的折中之法了,皇上既然退了一步,那我们也总不能步步紧逼吧。”

    除了和皇帝妥协,更重要的是,刘健也看出了海贸的前景,朝廷这才刚刚开始对朝贡收税,已经获利不小了,这要是对所有的海贸都收税,那还怕国库空虚吗?

    只是这个税务部门也不是好建设的,海备只怕也得建设起来了,否则这个海关就是白给。

    一想到这个,刘健只觉得心惊,这个小皇帝,什么时候这般厉害了,竟也能走一步看步了。

    不过皇帝厉害,对刘健这种的忠直之士来说自然也是好事,他沉默片刻又补充道:“可以先开一个市舶司试试手,我看就在广州吧,福建那边,还是有些不大安稳。”

    李东阳听着点了点头:“既然刘公也觉得可以,那此事看来果真可行。”

    之后二人又针对此事细细探讨了一番,最后竟是越探讨越觉得此事绝妙,可是想要办成这件事,所谓的祖宗家法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刘健心情沉重,他也想看看,小皇帝到底想要如何解决此事。

    **

    第二日张鹤龄入宫,将李东阳上门拜访的事情都和皇帝说了。

    皇帝听完后十分激动,笑着道:“如今他们既然知道了朕的想法,也不知道日后又会如何行事?”

    张鹤龄笑着恭维:“李公看起来也并未如何反对,想来心里也是愿意行此事的,只是其他朝臣的态度,咱们到底还是不知道。”

    皇帝听完冷笑一声:“目光短浅之人难道朕还会放在眼里吗?此事朕必要办成!”

    皇帝下了这个决心,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第二日,他又在朝堂上提起来要向东南用兵的事情。

    这就是在逼李东阳和刘健他们下决心了。

    刘健皱着眉听完朝会,等回了内阁,又拉着谢迁把皇帝的意思和他说了。

    谢迁是浙江人,对于开海之事他还是很宽容的,也觉得此事可行,只是这事儿看着简单,却并不好做,几人嘟嘟囔囔商议了一天,最终决定等第二日让一个门生先试试水。

    今天皇帝又提用兵,已经让很多言官和朝臣们十分不满了,还有头铁的想要鼓足了劲儿弹劾内阁呢,弹劾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劝导皇帝,让皇帝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阁臣们是很怕这个的,宁愿去死,也不想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他们心中也都清楚,此事必须得快,快到这帮言官们反应不过来。

    **

    第二日,果然有一个科道言官上书,请求稍微放松海禁,容许小老百姓出海做生意,这样这些海商贸易就是合法的了,皇帝也不用去重拳出击。

    这种既然解决不了问题本身,也解决不了提出问题的人,那就解决自己对于问题的道德底线的操作,属实是把一众大臣们给秀麻了。

    朝堂上诡异的静了一瞬,然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吵架声。

    以祖宗之法不可违逆的声音是尤其的大,看那脸红脖子粗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菜市场打架呢。

    正德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等到人都吵得差不多了,这才淡淡道:“祖宗之法不可改,既然如此,那还是继续出兵镇压。”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闭嘴。

    刘健看着事情有些不像样,只能硬着头皮上奏:“皇上,兵戈不可轻动,还请皇上思。”

    皇帝却并不买账,只道:“朕只想彻底解决这件事,难道要让朕的子民被这些贼寇们肆意屠杀吗?”

    事情就这么尬住了,一方面大家不愿意用兵,一方面更不愿意开海禁,而大臣们提出的其他建议皇帝也都不满意,最后这件事足足吵了个多月,最后吵得皇帝火了,也终于彻底下了决心,开海禁!

    正德二年年底,皇帝下令,于广州开设市舶司,准许海外经商,只是每年出海的名额只有一百个,更多的日后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皇帝也往广东派了总督,提督广东军务以及海防。

    这道诏令在内阁没有遭受任何阻拦,到了六科,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是经过这半年的拉扯,六科这边也算是看出了皇帝的决心,若是封驳圣旨,只怕会真的把皇帝给惹毛了,那到时候可能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因此纠纠结结半天,最后还是发了下去。

    如此,这件事总算是有了一个定论,张鹤龄在旁边看这么久的戏,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这个大外甥,果然是个狠人,被这么多言官集体攻击半年多,他竟也能扛得住。

    当然了,张鹤龄也没被少骂,因为他之前和东南的商人们过从甚密,因此被科道官员们攻击,说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鼓动皇帝开海禁。

    喷他的奏章可以绕地球两圈,骂到最后就差把他骂成乱臣贼子了。

    张鹤龄上书自辩的奏章就上了五道,最后甚至迫不得已上书请求辞职回家。

    当然了,这里面都是有演的成分在的,皇帝当然不会放他离开。

    但是这个够他受得了,天天挨骂,完了上班的时候也不消停,还会有人找上门来找他理论,把他堵在光禄寺质问他,得亏是没发生物理交流,不然最后什么结果谁也不知道。

    现在终于是结束了,张鹤龄顿时觉得天也蓝了花也香了,人也精神了。

    同时他也开始紧急联络自己之前关系好的海商,他准备买大船,拿船引,让皇家商队也走向世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完美世界 十日终焉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大奉打更人 天骄至尊 极品风流假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