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三国]陛下何故谋反 > 正文 60.龙潜于渊41 陈留长公主

正文 60.龙潜于渊41 陈留长公主

    杨柔见到刘谢时, 眼里满是心疼,“行军艰苦,陛下比起以往倒是……成熟不少。”

    塞外风沙粗犷,出征两年, 刘谢皮肤粗糙了不少, 皮肤也从养尊处优的白皙肤色蜕变成了如今的黑不溜秋。

    行军打仗, 纵使她是皇帝, 也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

    “不过陛下倒也长高不少。”此时的杨柔看向刘谢的眼神,好似在看一个离家多年的孩子,温柔如水。

    刘谢将手放在自己头上比了比,发现自己确实比杨柔还要高些。

    “陛下也该册立皇后了。”

    正沉浸在杨柔如母亲般的关怀中的她被对方猝不及防的催婚吓得一颤, 刘谢努力维持着僵硬的笑容, 打着哈哈, “这事不着急……”

    纵是回来的路上她早做好了心理建设, 但这也太突然了。

    听见她这样搪塞自己, 杨柔对她的态度立马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开启老母亲苦口婆心式训教,“册立皇后乃是国之根本, 陛下不可随心所欲,凡事以国事为重。”

    “国家尚未富强,岂能儿女情长。”刘谢负手而立, 呈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状。

    她刚说完,杨柔便无缝衔接道, “陛下早日册立皇后, 为汉室延续血脉才是眼下最为要紧的事。”

    “朕……”

    刘谢刚想反驳,可杨柔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陛下只需要册立皇后, 诞下皇子,延续血脉。之后,无论陛下喜欢什么人,臣妾和前朝百官都不会再阻拦陛下。”

    杨柔将‘什么’两字咬得极重,似乎是在强调某种取向。事实上,她确实是这个意思,陛下喜欢谁不重要,甚至喜欢的人是男是女也不重要,能册立皇后生下储君才重要。

    杨柔是这个意思,文武百官也是这个意思。反正几百年了,在性取向这方面他们汉室代代相传,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刘谢:“。”沉思良久,她长叹口气,无比沉重开口,“杨婕妤,如今各路汉贼割据一方,汉室衰微,如果朕不能收复河山,那生下来的储君也只能做亡国之君,受后世所唾骂。若是如此,朕要子嗣又有何用?”

    长吸一口气后,她又道,“如今最重要的是朝野上下和朕同心同德,扫除寰宇,匡复河山,再造汉室中兴。只有在这个情况下诞生的储君才有意义,这个道理杨婕妤你不会不懂。”

    杨柔张了张嘴,再开口时已弱了不少,“可是陛下,储君关乎国本,若无储君,恐皇权不稳……”

    “不错了,”刘谢语气无比坚定,“皇权稳固与否从来不在储君,而在——朕!

    想朕年幼弱小之时,前有董卓乱政,后有丁原谋反。可你再看看现在,朕一举平定凉州后,朝野上下还有谁敢造次?”

    从古至今,向来都是拳头硬的才是道理。

    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

    杨柔一时哑口无言,沉默半晌,终是败下阵来,只好行礼告退。

    走之前,刘谢叫住了她,“杨婕妤,下次见到杨司空时候,替朕告诉他——少把精力花在朝堂上,多做些实事才是正道。”

    杨柔先是一僵,随后行礼应下。

    杨柔走后,她回到桌案前,闭上眼揉了揉眉心,随后打起精神处理积压两年的公务。

    她出征在外这两年,朝中事务皆由尚书台代为处理。其中不那么重要且不那么着急的他们自己商议后决定;十分重要又十分着急的就八百里加急送到她那里等她批复;十分重要却又不怎么着急的,便堆在那里等她回来处理。

    两年时间,这些不那么着急的公文在她的桌案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她光是看着就头疼。

    再头疼她也得干活,长吸一口气做好足够心理建设后,她开始一边长吁短叹,一边埋头苦干。

    等她将这些积压的公文全部处理完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事了,总算松了口气的她终于腾出了时间去看望刘满。

    说来也是心酸,明明都住在皇宫里,她回来这么些天,两人连面都没见过。去的路上,她还满心期待,脑子里想的全是孩子长高了没有、她不在的时间里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想她这个“皇兄”,以及……孩子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不说话。

    等她到刘满居住的宫殿外,此时蔡文姬正在给她讲学。老师讲得很认真,学生听得也很专注。

    哦,对了。她走时刚好是女官大考,等她回来时,皇宫女官已然欣欣向荣,其中就包括蔡琰、蔡贞姬、伏寿等在雒阳中的世家女子。

    其中蔡琰深得其父传承,文采出众,又对各家学派了解深透,刚好刘满又到了启蒙的年纪,杨柔便让她做了女夫子。

    见到她来,门外的内侍想要通禀却被她抬手制止,她站在门外远远地看了一眼,刘满长高了不少,听得十分专注,丝毫没察觉她站在门外。

    看了一会儿,刘谢便去了偏殿等刘满下学,等呀等,等到她都快睡着了,人终于来了。

    一见到刘满,她发自内心的笑容藏都藏不住,连忙起身上前去。

    但刘满见到她就往阿艾身后躲,然后从身后露出个脑袋瞧她一眼又害怕缩了回去。

    刘谢:“……”

    她的笑容僵在脸上,她无法接受这个噩耗。

    刘满把她忘了。

    刘满把她忘了……

    刘满竟然把她忘了!!

    意识到这个扎心的事实,刘谢强颜欢笑,笑得比哭还难看。最后还是阿艾出来打圆场,说陛下离开得太久了,小孩子一时间忘了也是正常,好好相处一段时间就好了。

    安抚完心碎的她,阿艾又十分耐心给刘满介绍起她,试图唤醒对方对她仅存的印象。

    好在最后刘满终于被说服,鼓起勇气从阿艾身后走了出来,向她行礼,又怯生生叫了她一句“皇兄。”

    刘谢当即喜笑颜开,就冲这句“皇兄”她释怀了,小满还是她的好妹妹。

    刘谢当即命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礼物呈上来,这些都是都是她特意从凉州带回来的特产。她在外面辛辛苦苦打仗时,还不忘给家里的孩子带东西,她真是个好“皇兄”,多么令人动容的兄妹情。

    小孩子总是充满探究欲,见到这些新奇玩意儿,立马被吸引过去,眼睛都挪不开,但又生生止住,回身向她行了礼,脆生生说了句“谢谢皇兄。”

    “这都是皇兄应该做的。”刘谢放柔了声调,捧着刘满那带有婴儿肥的脸蛋揉了揉。

    小朋友脸又圆又嫩,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可爱,虽然现在她也很小就是了。

    捏了一会儿刘谢松开了手,摸摸孩子的小脑袋,一脸慈母笑,“朕要封小满做长公主好不好啊?”

    她又想了想,“就封小满为陈留长公主吧,以后陈留便是咱们小满的封地了。”她看向刘满的眼神愈发宠溺。

    她的妹妹,自然值得最好的。

    她可不是一时兴起,她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之前没做是怕拗不过那些个大臣,至于现在……形势变了。

    以前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她平定了凉州,该她这个东风压倒西风了。

    回去后刘谢便传了专门管理皇室的宗正来草拟册封诏书,让刘满入大宗,过继给她的便宜爹灵帝,再挑个日子行册封典礼。

    这一套流程要走完是要花费许多时日的,比如祭祀告知祖宗、准备册封朝服、准备礼仪大典等等、最后将日子定在了一年后。

    刘谢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无非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

    将正事处理好后,她终于有了半天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她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去撸猫了!

    养猫这爱好,是会上瘾的。最开始她只有嘟嘟这一只蓝猫,到后来她就开启了中华田园猫的集邮旅程,橘猫、狸花、三花、玳瑁、玄猫等等她全都养了。

    而她的猫猫部队也愈发兵强马壮,从最开始的一只发展到数十只。从那一刻开始,她在现代未能实现的养猫自由就此实现。

    在离开前,她又担心底下人不好好照顾,便委托了马超帮忙照顾她的猫猫大队。

    可爱的猫猫当然要托付给爱猫人士他才放心。

    怀着激动的心去狸奴监,可到了之后,一大群猫一听到动静立马四散而逃,钻进各个刁钻角落。

    刘谢:“。”

    此刻沉默中只有她心碎的声音。

    她的猫也不认识她了……

    她牛劲儿一上来,就坐在这了,然后开启了一人一群猫的对峙时间。

    而马超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他在门口犹豫半晌,最终还是进去行了礼。“陛下,您……这是在做什么?”

    刘谢回头一脸幽怨看着马超,阴恻恻道,“孟起,你把朕交代的事办砸了。”

    她扫了一眼,马超手中还提着一个布袋子,从里面散发出对她来说是鱼腥味但对猫是美味,当下明了,这是来喂猫的。

    闻到无法抵抗的美味,那些白眼猫一只接着一只跑了出来,围着马超打转,更有甚者前脚已经扒上了小腿,试图够着那个装满小鱼干的布袋。

    本来疑惑的马超也明白过来她话中所指,一时失笑,无奈道,“陛下,这似乎不怪末将。是您离开得太久了。”

    说完马超便将那袋鱼干递给了她,她接过布袋,从里面拿出一条烤得酥脆的小鱼干,蹲下开始引|诱猫过来。

    但猫主子们十分警觉,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只用鼻子不断嗅。

    刘谢十分有耐心等着,终于有几只馋猫鼓起勇气朝她走来,以飞快的速度叼起她手上的鱼干就飞快跑到无人之地享用起来。

    刘谢:“……”不愧是猫主子。

    深感挫败的她索性将鱼干全倒进了一旁的猫碗里,然后离开了,她就不打扰猫主子们进食了。

    她和马超一前一后走了出来,十分善解人意的马超出言安慰道,“猫本来就胆小,见到生人有这反应再正常不过,陛下和它们处熟了就好了。”

    刘谢抬眸看了眼马超,本来她还过得去,现在直接心梗。但看在人家将她的猫养得还不错的份上,她就不计较了。

    “孟起。”

    “末将在。”

    “你加冠朕没赶上,现在就补送你一个贺礼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藏风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