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我在古代当爹那些年 > 正文 87.08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正文 87.08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信上写的简单, 福州周家、利州张家皆与江南李家情况类似。

    两地不似江南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周家、张家皆是两地富商豪绅, 生意做得大。

    家主突然身故,家中子嗣争抢家产,最后有能力的谁也未争抢到, 不被看好的却异军突起, 手握家产。

    而后经营不善, 散尽家财。

    也就是这一年的事。

    因着两家密而不发,福州、利州距靖海较远, 楚家与周家、张家生意上交集甚少,楚韶之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及儿女身上, 忙着商行和船厂之事,竟没听见风声。

    或许, 风声根本没传出, 被幕后有心之人截断。

    楚韶之看着信, 眉头收紧,李家、张家和周家, 现已经知晓的就有三家了,三家的财富聚集在一起, 不可小觑。

    信上还说,在继续打听查探,若还有其他的富商遭遇毒手……楚韶之神情严肃。

    当初猜测, 幕后之人许是京中的天潢贵胄,不是皇子便是亲王。

    假设猜测属实,以他的身份地位,加上这么多的银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所图呼之欲出。

    楚韶之心下骇然,思及堂兄在信中一句带过的天子,当今圣上身体越发差,皇子夺嫡,实属正常。

    他能查到的,堂兄肯定能查到,他能想到的,堂兄亦能想到,他浸淫官场几十年,或许比自己想得更深入更透彻。

    楚韶之迫切的想要与堂兄交流想法,书信往来受限太大,既慢,又不安全。若真如他所想,在书信里写下,信件被有心之人截胡,他和堂兄都讨不着好。

    思前想后,楚韶之歇了写信去京城的心。

    楚韶之将来信烧毁,眉宇间始终萦绕着愁绪,福州周家、利州张家、江南李家以及原主,皆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人为刀狙,我为鱼肉。

    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他能做的,是尽力保全自身,保全楚家。

    楚韶之肩上压下沉重的担子,楚家的生意,以及楚家上下的性命安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仅他一人,如何能兼顾?

    楚宥鸣、楚宥扬年岁长,皆能扛事,此事告知他们,能帮忙分担。

    而楚静娴、楚静姝、楚宥齐相较之下太过稚嫩,楚韶之有过迟疑,但最终仍然决定告知他们。

    他们了解的越多,越能成长起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真有万一,他们便是重振楚家的希望。

    如此仔细思量后,楚韶之唤来儿女,将周、张两家之事,以及自己的猜想告知。

    几人反应不一,或震惊,或了然,失声沉默中,体会到相同的沉重。

    楚宥鸣神情冷硬,无论是为了大家还是他的小家,他都不愿李、周、张三家的噩梦在楚家重演。

    “父亲有事尽管吩咐,我定会帮忙分忧解难。”楚宥鸣承诺。

    楚宥扬正色,一反温和的常态,言语凌厉,“我也是,只要我们人心齐,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惧。”

    那三家子嗣鹬蚌相争,才叫背后渔翁得利,只要楚家上下能拧成一股绳,便什么也不惧,强权又如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好!”楚韶之心中欣慰,这一年的关系没白处。

    “二哥说的对!”楚宥齐道,“我虽不及大哥、二哥,但也愿为爹分忧,做力所能及之事。”

    楚静娴附和,“女儿也是,爹是楚家的后盾,我们便做您的后盾。”

    “爹您无需顾及太多,您在前冲锋,我们守护后方。”楚静姝目光坚定。

    他们知晓的太少,从前不知爹肩上扛了多少,如今知道了,定要出一份力。

    楚韶之眸光微动,这应当就是一家人,有不和有纷争,但共御‘外敌’之时,却会做出最坚定的支持和拥护。

    有人分担,压在肩上沉重的担子,瞬间轻松许多,楚韶之含笑道:“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定能度过此次危难。”

    这日之后,楚韶之明显察觉儿女们进步神速,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提高能力,让他看到,他们不仅是嘴上说而已,更是付诸行动。

    时间一晃而过,在第二轮实践即将结束之际,楚宥行平安抵达京城,当即家书一封快马加鞭传回靖海。

    收到他的家书,众人皆松了一口气,始终牵挂着的心终于落地。

    与家书一起送来的,还有来自堂兄的书信,信上没说太多,只叫他不要轻举妄动,以不变应万变,和楚韶之想法不谋而合。

    同时道,禁海令解禁的日子已经定下,是五月初一,不日便颁布圣旨。

    现在是三月下旬,三月廿五,距解禁不过短短月余,那么久都等过来了,不过月余很快便过去。

    楚韶之燃起熊熊斗志,摩拳擦掌,船厂、船队一应事宜提倡日程。

    等待期间,与宣和居合作前往江南的商队传回喜讯,道宣和居香膏、香薰等皆反响极好,一送到便抢购一空,催促补货。

    楚韶之让人给苏婵递了消息。

    苏婵收到后,从容应对,宣和居的规模已经扩大,能够支撑起给江南的供给,苏婵调货交给楚家。

    楚韶之安排商队,送往江南各地。

    四月上旬,禁海令解禁的圣旨颁布,昭告天下。

    不过短短五六日,便传至临海几地,有人急忙应对,组建船队,而有的人,已全部准备妥当,只待五月初一的到来。

    比如靖海楚家,又比如潘洲赵家。

    楚韶之是在四月下旬,大船下海之际,发现赵家的不同寻常。

    赵家与楚家一样,靠河运起家,家底雄厚,但在原主的经营下,楚家可谓是一枝独秀,赵家相争败北后,有了颓势,渐渐败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家能提前接收消息,做出应对,在楚韶之看来,实属正常。

    但他潜意识里,已经将其视为对手。

    楚韶之特意命人打探。

    潘洲赵家,三年前赵家老家主去世,嫡子赵衡继承家业,年二十有七,为人稳重,经商有道,救摇摇欲坠的赵家于将倾,并将其经营的有声有色,同时力排众议,着手推动准备海运。

    单看收集到的信息,赵衡担得起青年才俊一词。

    棋逢对手,楚韶之跃跃欲试。

    五月初一,禁海令解禁。

    临海各地知府、做河运生意之人,齐聚靖海,由靖州新上任,辖临海各地的刺史大人吴正源正式宣布解禁。

    吴正源朗声道:“大衍禁海多年,一朝解禁,唯愿诸位乘云起,踏浪飞!”说罢,举杯敬酒。

    众人举杯,楚韶之亦然。

    楚韶之暗中观察吴正源,靖海前任刺史是当初查到对他下手的钟刺史,如今已被弹劾流放,而这接替之人……堂兄来信说,莫要招惹。

    禁海令解禁后,辖临海各地的靖州刺史之位,是香饽饽,朝中各党|派皆在极力争抢,而最后这块香饽饽却落到未站队的吴正源头上,打得人措手不及。

    此人明面上没站队,暗地里不知是谁的人,谨慎行事总没错。

    除他之外,楚韶之也在观察赵衡。

    他相貌周正,言谈举止既有商人的圆滑,又有身为一家之主的稳重,年纪轻轻便能如此,不可多得。

    楚韶之视线隐晦,不想赵衡却看了过来,视线恰好撞上,四目相对。

    这一刻,四周声音恍若如潮水退去,只有他们在无声对峙。

    楚韶之丝毫没有被抓包的窘迫,微笑举杯,敬他。

    赵衡举杯,一饮而尽。

    楚韶之放下酒盏,垂下眼帘,眼底闪过深思,赵衡是无意看过来撞上,还是他就是这般敏锐?

    楚韶之拿不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