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正文 209.第五十三章 国之重臣

正文 209.第五十三章 国之重臣

    “金贼袭扰定州, ”宇文时中说,“帝姬知否?”

    这是个略带了一点质问的开场,不算很客气, 但帝姬似乎一点也不惊讶。

    “已得了军报。”她说, “贼自捉马口南下,骑兵逾千,至唐城左近, 分作三队,一队屠唐城,一队南袭定城,一队至望都。”

    她的声音这样清晰, 令宇文时中很是吃惊, 惊异于她得到的军报比他更细致, 也更准确。

    这本该令他感到欣慰,但他却更有了些不满,“军报既送至真定, 可有百姓伤亡流散之数?”

    帝姬就垂了眼帘, “乡间多立草屋泥墙,不禁火烧,许多村庄付之一炬后,兵士须得先灭火, 再清理断壁残垣, 官吏又要救治伤者,因此还来不及清点尸体, 寻回南逃百姓。”

    她的声音还是非常清晰,但口气很软,尤其是她说出的这些处置措施, 老师听了,心中的不满就又降下去了不少。

    虽说这些事基本都没经过他的手,算是彻底的架空,还是要批评一句。

    “帝姬不曾同臣讲起。”他说。

    帝姬就依旧很恭敬的模样,“前番金人围困真定,各路兵马多自定州往来,因此州县残破,几无吏治,而今虽说宗帅将大名府官吏派去些,也还是百废待兴之相,因不成样子,才不曾同先生讲起。”

    这多少有点超出宇文时中的预料了。

    他是外放去过地方的,兴元府也不算什么好地方,有贼!可再有贼,也是大宋的王土,只要派一队团练,将那十几二十个贼寇剿了,剩下的就都是宇文时中所熟悉的世界了。

    百姓们可能穷可能富,总归有一口饭吃;官吏们可能清正可能贪腐,总归要干点活;朝廷可能对他满意或不满意,总归有个官做。

    河北就不是这样,比如说定州,百姓们可能生可能死,官吏们也如此,跑得慢些的,金人管你是不是读书人,一刀下去,那戴着幞头的头颅就跟着百姓一起在草里滚,滚过一个冬夏,等新任宣抚使上任时,有风一吹,吹得头颅嗡嗡响。

    一颗嗡嗡响的头颅是没办法替你干活的,但灵应军可以,他们在不断从义军里招“道童”,招进来了,学几个字了,有的再学些简单的外伤处理办法,派去定州应急也就够了。

    没受重伤的百姓灰头土脸的坐在自家焦糊的泥墙下,能抱着一碗麦饭吃就算感恩戴德,受重伤的百姓见了小道士过来,就用已经焦糊的手指死死拽住他的袍角,睁大了眼睛,嘴里嘟嘟囔囔些什么。

    新入营的小道童不知道他再讲什么,走过来的灵应军老兵就明白了,掏出一张自己写的符,塞进他的手里,用很自信的语气说,“放心吧,你是个好人,你拿了这张符,咱们灵应宫的仙使等着你,送你去天上呢!”

    “天上,”那个烧糊了被压在下面三天的人就小声问,“天上也有大宋,天上也有女真人吗?”

    “天上有一个崭新的大宋,咱们帝姬派血神守在那呢,”老兵说,“女真人不敢再来!”

    烧糊了的人听了就很安心,“那就行,将来我儿上去,也不怕受他们的欺了。”

    帝姬听过赵俨的汇报,现在将这一句转述给宇文时中,后者听了眼圈就红了。

    一旁的少女冷眼看着自己老师坐在那红眼圈,就忽然叹了一口气。

    她哪里能真狠心对宇文时中下黑手。

    刚想到这里,红眼圈的凄然老师忽然说:“帝姬所想,比臣周全,臣受教。”

    “先生是我师,我岂敢当此评呢?”

    “帝姬既派兵至定州救民,亡羊须补牢,为时方未晚呀!”宇文时中很急切地说,“不如先将大寨修起来……”

    赵鹿鸣静了一会儿。

    不能下黑手。

    “先生,朝廷钱粮未至河北,咱们修不得大寨,只能先修些小寨子,将来联营百里,也是一样的。”

    “官家怜悯天下万民,令休养生息,今岁恐漕运不足,确是有的,”宇文时中叹气道,“只是真定城高且厚,城外又置一城,有何用?不如将它先停了,钱粮人手送去定州……”

    不能下黑手不能下黑手。

    “先生,若是金人袭扰定州,我就停了别处的工事,专修定州,来日他们去了祁州、深州、保州,我又该如何呢?”她问,“若是金人打哪,咱们就往哪跑,那我们到底是听大宋朝廷的令,还是金人的令呢?”

    这话里有了一点火气,宇文时中似乎听出来了,很不安地摸摸胡须。

    佩兰适时递了一盏茶,打断了这个不太愉快的谈话,老师接过茶杯,就又叹一口气,“臣只是见生民涂炭,沧然涕下,顿觉愧对这几十年的圣贤之教啊。”

    不能下黑手不能下黑手不能下黑手。

    老师打了感情牌,她要试一试顺杆就上。

    “我年纪轻,原没有什么资历和见识,不过先生既问我,”她说,“我倒是勉强有一个主意,可以将这几州的营寨一并修起来。”

    老师眼睛一亮!忽然又一暗!

    “若是全交给本地豪族,恐日后生事呀!”

    “老师说得对,”她说,“所以不如老师与我合力,聚拢河北,咱们不就有钱了?”

    老师听了这话,茶杯里的水就洒出来了,洒他半身。

    看到宇文时中快速地将茶杯放在一旁的小桌上,整个人显得有些惊慌和狼狈,赵鹿鸣刚刚攒起来的怒气又散了。

    宇文时中毕竟和耿南仲不一样,前者是士大夫,后者是大老鼠,别看都是官家的潜邸之臣,耿南仲就突出一个平时藏在阴沟里,有机会再跳出来咬你一口,传播一下鼠疫,一有危险,立刻缩头,见到金人,屁股撅得比谁都高。

    宇文时中就不一样。他读圣贤书,也信圣贤书,虽说官家和圣贤书上的明君相差有点远,使得这个全心全意爱着皇帝的忠臣将自己的立场搞得像个水袋摇摇晃晃,可他道德感是很高的,他对声色犬马都没什么爱好,对百姓也相当有爱心,说不定内心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一样,顶着一个笨蛋皇帝在头上,还能一边硬抗敌国十万兵马,一边给身后百姓遮风避雨。

    别管做不做得到,有这个梦想总不能算错,所以她到底是不能像对待杜充一样给他沉到底的。

    那她就想想别的办法。

    “先生以为我欲专权吗?”她说,“咱们将大塔不也逐出河北后,河北民心大振,儿郎数以万计,报效军中,而今盔甲兵戈俱缺,寒衣也尚未完备。”

    宇文时中有些不安,“寒衣?这么早吗?”

    “已至夏时,”她说,“金人而今穿不上铁甲,只能轻骑袭扰,待风气麦熟,天气转凉,他们怕就要南下了,难道我们那时再筹备寒衣吗?”

    老师也不是笨蛋,一想就清楚了:完颜宗望一见到宋人修工事就冲过来搞破坏,难道是觉得邻居坏了他们大金的风水吗?

    “可河北生民困苦,本该免税,而今若税赋自他们而出,”老师说,“臣心何安啊。”

    “我在太原时,”她说,“见过西军兵士临阵讨赏,还是种十五郎自山上扔了彩锦金银下来,士兵才肯奋身出命。”

    不知兵的宇文老师睁大眼看着她,像是脑子被她拎着大锤锤过一样。

    这么不客气的话,将两个人关于河北防线与财政的谈判按下了快进键。

    老师说:我大宋从不薄待士兵。

    帝姬说:对,都是那些吸兵血的人太坏了,比如说童太师,但老师也治不了他呀。

    老师说:所以帝姬难道不能对军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帝姬说:我是给官家守大门的,老师觉得给士兵能裸衣斗完颜,我就觉得行。

    老师说: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怕河北生民受了帝姬的剥削,再起动乱,金人有可乘之机呀。

    帝姬说:只要税吏清正,做事小心,不加税赋就是,我小心些,必然不会犯宣和七年别人犯的错。

    老师说:宣和七年的暴民动乱也不是谁的错呀,那都是战之罪。

    帝姬说:对,不过去年年底才罢了花石纲,到底也算是一桩德政。

    老师说:子不言父过!

    帝姬说:都怪朱勔李彦!

    老师气得就要暴跳了!要掀桌了!要给这个无父无君的小姑娘——

    有小宫女瑟瑟发抖,在帘子后面使劲推王穿云。

    王穿云说:“你推我干嘛?”

    小宫女的脸煞白,已经吓得说不出“你快去保护帝姬!”这样的话,王穿云就了然,小声道,“放心吧,只有帝姬给宇文相公气个仰倒,况且一句话而已,杀不死人。”

    宇文时中脸色铁青,带着身上的茶水渍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忽然脚步停了。

    “臣有一问,”他说,“帝姬行此专权之事,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她就吃惊地睁大了眼,说不清是惊讶于老师这个问题的大胆,还是天真。

    可这话怎么答啊?她要发誓吗?指滹沱河起誓吗?

    但她看看宇文时中,看他自离了兴元府,至今再见就憔悴许多的脸。

    她的声调就放平下来,“先生,我的私心就是护住我的家,我的国。”

    屋子里长久沉默,有蝉鸣在竹帘外噪噪切切。

    太阳正在中天,像是提醒夏日短暂。

    宇文时中沉默了那么久之后,叹了一口似乎比他的沉默更久的气。

    “臣知道了,”他说,“帝姬欲专河北之事,救大宋于水火,臣当尽心调度。”

    王穿云在帘子后面小声对小宫女说:“你看,帝姬赢了吧?”

    最主要的话题聊完了,接下来还有一些细节,比如说完颜宗望的袭击不会停止,他们还是得有所反应,比如怎么能给这些轻骑兵留下来。

    不过这个不急,凄然老师的僮仆已经送来衣服,老师很得体地请求暂时退下,去前面的屋子里换一身干净衣服再来继续干活,帝姬也很得体地同意了。

    不过老师告退之前,帝姬无心说了一句废话。

    “先生信我,”她笑道,“我还是很感动的。”

    “不是臣信帝姬,”老师也笑,“京中亦有有识之士为帝姬出声。”

    她好奇地睁大眼睛。

    那可真是一位俊杰之士啊,老师说,二十岁出头就中了进士,三十岁又中了词学兼茂科,文采风流,书生意气,书法已是一绝,而今年纪轻轻,已是御史中丞——对了,他很看好帝姬,还数次慷慨陈词,要来河北,襄助帝姬,共同抗击金寇!

    她听得眼睛闪闪亮,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请他来河北——“到底是哪一位有识之士啊?”

    “他姓秦,单名桧,字会之,”老师笑呵呵道,“帝姬见了他,一定知臣所言不虚,岂止俊杰,来日必当为宰为相,堪为国之重臣啊!”

    老师走了,帝姬还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王穿云有点不解地出来,小心凑近了看看,“帝姬,刚刚你们说得很开心,现在是怎么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藏风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