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给古人直播国泰民安 > 正文 第54章 定局

正文 第54章 定局

    孙仲死后,仓促之间大臣们只好将年仅三岁的敬妃之子送上皇位,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模式。

    说是垂帘听政,其实敬妃并不主事,她每天上朝的最大作用就是看着小皇帝不让他哭闹,然后再在大臣们商量好的事情上说一句“准奏”而已。

    敬妃的父亲没什么能耐,叔叔却是有远见之人,他当初就不同意自己的侄女进宫,可惜说不过自己的兄长,没奈何只好把这件事当做家族荣耀一般,既赔钱又赔人的将敬妃送了进去。

    孙仲非明君之相,这点他早已看透,原本还想着或许能力挽狂澜,可直到敬妃诞下皇子他都没看到希望,也就心灰意冷,找个借口远离中枢,外放到地方做官了。

    然后,就让他遇到了孟旭的主力部队,此时对方兵临城下,天天派人喊话:要么投降要么杀。

    孙仲死讯已经传到这边,人人都知道他的侄孙当了皇帝,有想投降的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说这话,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琢磨着办法。

    “周大人不像是那等利欲熏心的,不可能拖着全城百姓去死吧。”

    “是啊,我听说当初周大人就反对让敬妃进宫,但那是侄女又不是亲闺女,他也管不了那许多。现在都这样了,更不可能为个……你们说是不是?”

    “谁知道呢,这可不好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以前那就是皇子,长大后有没有封地都不好说,现在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别管这个皇帝能当多久,那也是皇帝,换你侄孙是个皇帝,你帮不帮?”

    “嘶——要这么说,咱们还真要跟孟旭的大军打?”

    “打?哼哼,拿什么打!之前闹天灾出的亏空还没补上,又连年征战,人家陈留宛平都在休养生息,哪怕二王的地方好歹也有过几年好日子……再看看咱这边,别说普通百姓了,就算有俸禄有家产的各位,又有几天能过得舒坦的!”

    “俸禄,哼,俸禄!连着三年只发半俸,还要拖欠几个月才能拿到,非我等不忠心爱国,实是这个朝廷已经没救了,咱们是人不是神,也得养家糊口吃饭呐。”

    “是这个道理,说句惭愧的话,若非我家夫人嫁妆丰厚,只凭着我的俸禄,怕是一家老小已经要了饭了。”

    “我相信诸位其实并不想这么做,若这朝廷能给大家希望,哪怕被贼子分尸我也绝说不出投降的话,可现在我委实看不到前路在哪儿。”

    “说起来也是命数,先皇还在的时候,文有杜阁老领头,武有慕容虎驻守,有能为的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待先皇薨逝后,跟着就病逝了几名能臣,接着就是那场夺嫡风波,又跟着牵连了一大批,再后来退的退,死的死……二十年前谁要说大虚朝会变成现在这样,怕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多说无益,还是想想该怎么应对吧,要我说不若就去跟周大人摊牌,很现在还来得及,若是让他们再宣传几天,全城百姓就得冲进府衙把咱们都绑了——若是只绑还好,就怕他们还想用咱们的人头去换功劳,那可就没活路了。”

    “你说得对,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找周大人,也免得他知晓咱们的意图,提前做出准备——各位可都小心一些,切莫大意,那种事可不能发生第二次。”

    几人隐晦地相互看了一眼,都知道“那件事”指的是什么,那么多人逼宫竟然还让皇帝有机会杀了皇后和太子,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若非真的发生了,哪怕史书记载他们都会怀疑自己看得是野史。

    ——哪里有那么蠢、那么失败的逼宫,套用谢姑娘曾经说过的话,简直就是将大家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前车之鉴在此,他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周大人也在思考这件事,大军兵临城下,对方给了5天的思考时间,之后就要一举攻城。

    军情早在孟旭等人还没抵达的时候就报上去了,至今也有十来天,尚未有任何回应,想必那个朝廷应该还在争吵是救还是不救,该派谁来救,粮草和兵士又该从何地调配。

    周大人甚至能猜到那种撸胳膊挽袖子、口沫横飞的情景,应该一定很精彩,可惜,他非常清楚即便争论出来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一直在估算虚朝现在的实力,不管是兵将还是粮草,得出的结论很悲观——没人能救他们,非是无心实则无力,虚朝历代皇帝攒下来的底子,已经在之前的大灾和之后的连年征战中用光了。

    外面光幕上还在播放着评书,今天恰好是《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那一章,周大人目光呆滞凝视着不远处半空中的光幕,听着里面述说的种种,心中极为不是滋味。

    他们现在的处境和那商朝有什么区别,能人异士和人心早已归了西岐,人家纣王不管怎样还有个闻太师鞍前马后一心为国,他们呢?朝堂上早就没有这种人物存在了。

    时也命也,认了吧。

    思绪间,周大人听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侧头看向门口,十几个同僚联袂而来,面色严肃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周大人垂眸略一思索,哂笑一声,站起身掸掸身上官服的褶皱,迎着他们走了过去:“诸位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与诸位商议——”

    ……

    孟旭提着狼牙棒端坐在马背之上,他面前百米外就是虚朝的都城,出兵攻打陈地和楚地的时候还有零星的抵抗,可当大军杀入虚朝境内后,几乎都是出城投降,从官员到百姓,全都没有抵抗的想法。

    打仗从来都不是单方面死人的,所以孟旭每到一处,就会先给对方5天时间考虑,同时让宣传部开始大规模散播自己这边的政治理念,让他们知道当自己这边的百姓有多好。

    当然,那些家产无数的世家大族是不会甘心的,可又能怎样呢,当百姓屈从法律不愿造反时,的确会顾忌他们,而且零星几个人的反抗不会成气候,这才让他们成为不可撼动的存在。

    然而现在大军压境,宣传部又教会了百姓们怎么拧成一股绳,甚至根本不需要他们冲锋陷阵,只要在攻打的时候给予一些地形道路和对方资料的帮助即可。

    情报根据重要与否进行分级,说得东西越重要得到的奖励越多,这种不冒头不流血的赚钱买卖谁不喜欢,所以哪怕最初对那些世家一无所知,过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都了解了。

    孟旭这一路上没有受到官员和普通百姓的抵抗,只把精力用在攻破世家大族的邬堡上,不敢说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地,也差不多一路凯歌,很少遇到特别难啃的骨头。

    毕竟也不是所有世家都选择站在敌对方,也有愿意合作的,孟旭会根据当地人对他们的风评,以及自己的观察来决定是否接纳对方。

    一旦接纳,那么就会适当保存对方的财产,例如金银浮产不会收缴,依旧由对方自行处理,但田地只能留符合新规的数量,多的要上缴预备分给其他没田的人。

    私兵不允许再留,但可保留一定数量的家丁,武器也要上缴,比照虚朝关于此事的规定再严格几分。

    合作的世家多半也想到过这个结果,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愿意的自然从优对待,不愿意的就继续再扯皮一阵,横竖有专门建立的衙门对接此事,不会拖慢孟旭大军前进的脚步。

    “将军,你觉得他们会投降吗?”小山子完成楚地和陈地的任务后回归军队,换上簇新的军装,作为要被重点培养的对象被孟旭一直带在身边。

    “肯定会。”

    孟旭凝视着都城的城墙,以他的目力自然能看到上面走来走去的人影,就是不知道是城门守军,还是朝中那些出来看情况的大臣们。

    “投降能得到优待,负隅顽抗就是死路一条,这城里宁死不屈的人从很早之前就没有了,他们不会想要家破人亡的。况且皇帝还是个奶娃娃,我又不会对个奶娃娃下手,他娘要是个明白人就会乖乖带着他出城,献上国书玉玺,日后自有个王爷头衔给他。”

    小山子这些年成长了不少,自然明白孟旭的意思,就是拿虚朝的皇室立牌坊,表示自己这边是仁义之师,只是因为你方□□,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起义,并非要将胡家血脉赶尽杀绝。

    现在他们已经等了4天,今天是第5天,是攻城还是纳降全看对方最后的选择。

    一阵狂风裹挟着风沙吹过,众人都下意识眯起了眼睛,猎猎风声中忽听“咔嚓”一声,随着便是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呼声,随着风沙传遍了都城内外。

    “龙旗倒了——”

    “天灭大虚啊——”

    “天意,这都是天意!”

    待到阵风停歇,孟旭眺望城墙,果见悬挂虚朝龙旗的那根杆子从半截折断,隔着远不好说是有人故意为之,亦或者真的是天意。

    此情此景之下,孟旭立刻做出决断,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现在也必须将它敲死在天意上,这样自己才更加名正言顺,队伍的士气才更加高涨。

    于是孟旭高高举起手中长刀,用尽力气高声呼喊着:“大虚无道,天令其亡!”

    身后将士跟着也喊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整齐,约莫两炷香后,都城城门缓缓打开。

    敬妃手捧玉玺国书,身后侍从抱着哭闹不止的小皇帝,率领群臣出城投降。

    自此虚朝国脉中止,天下改朝换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