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 > 正文 第 60 章

正文 第 60 章

    徐渭看着他,若有所思:“你想学兵法?”

    “想学!”

    “为何要学?”

    朱翊钧坐在石头上,两条腿悬空,悠闲的晃着:“兵法有意思。”

    “有意思?”徐渭啜了口清茶,“有什么意思?”

    朱翊钧晃晃小奶袋:“不知道,就是想学。”他又看向徐渭,歪头冲他笑,“你教我好不好?”

    徐渭冷哼一声,将茶水一饮而尽:“我不教。”

    朱翊钧问:“为什么?”

    “不知道,就是不想教。”

    刚才朱翊钧说过的话,他改了个字,又还回来了。

    朱翊钧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好惹的,尤其在嘴上从不吃亏。

    “那算了吧,反正你的兵法也没有很强。”

    瓷杯磕在石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徐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觉得我兵法不行?”

    朱翊钧点点头:“不太行吧。”

    “我要是不行,当年是谁帮胡汝贞不费一兵一卒,诱捕了徐海和王直这两大倭寇头目?”

    朱翊钧问:“你是指骗毛海峰看公文吗?”

    徐渭惊讶道:“你还知道毛海峰?”

    “当然啦~”朱翊钧扬起下巴,满脸骄傲,“我还知道蒋干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徐渭被他逗得乐不可支,“你这小鬼,懂不懂什么叫兵不厌诈?”

    朱翊钧说:“不懂,所以才让你教我呀。”

    徐渭给他数:“我自认为书法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你要是对南戏感兴趣,我也能教,选一样学吧。”

    前些日子,他画了一幅《墨梅图》,又写下一首《题画梅》把自己夸得跟神笔马良似的,现在又说被无数人追捧的作画,对他来说,只能排第四。

    朱翊钧却不为所动:“这些学了□□吗?”

    “不能。”

    “那我不学,我就要学兵法。”

    徐渭十分好奇:“你是养在深宫的小皇孙,金尊玉贵,就算打仗,也轮不到你上战场,学兵法做什么。”

    朱翊钧咬着下唇,低着头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一阵,他才说道:“那怎么办呢,坏人都打到我家门口了,我只能躲在家里吗?”

    “……”

    徐渭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稍微想了想,才知道,他说的是去年蒙古人在顺义的恶行。

    两个人良久无言,过了一会儿L,徐渭才摆了摆手:“我这个人,自由散漫惯了,最不喜被人束缚。”

    这话朱翊钧不信:“那你怎么每天都被李大人束缚在这个小院里面?”

    徐渭说道:“那是因为……因为……”

    朱翊钧嘿嘿的笑:“因为他让你写文章,你写不出来。”

    “你说我写不出来???”

    这些日子,徐渭在朱翊钧这里遭受到的质疑,比他前四

    十多年加起来还多。

    他画的画,小家伙不要?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写的字,小家伙看不懂,现在竟然还质疑他写不出文章。

    对他的作品趋之若鹜的人太多,这个啥也不懂的小家伙,不屑一顾的态度,反倒让他觉得有趣。

    朱翊钧问:“这么久了,你还被关在这里,不是写不出来是什么?”

    “那是我不愿意写。”

    “你为什么不愿意写?”

    提到这个,徐渭便不再吭声。这也正说中了他此次来京的无奈:“在总督府的时候,胡汝贞的大小公文、奏章,甚至表文,哪一样不是出自我的手?”

    “表文?”

    徐渭见他不懂,便向他解释:“就是呈给天子的贺表。”

    朱翊钧说:“《进白鹿表》”

    徐渭大笑:“我写的,帮他……”

    说到这里,他又笑不出来了。两头白鹿,两篇进表,也仅仅只是帮胡宗宪保住一时的官位,最终还是没能扛住言官们的弹劾。

    “臣谨按图牒,再纪道诠,乃知麋鹿之群,别有神仙之品,历一千岁始化而苍,又五百年乃更为白,自兹以往,其寿无疆……”

    徐渭万没有想到,他曾经写过的,一篇拍马屁的文章,他自己都颇为不耻。却没想到,过了几年,能听到一位小皇孙全文背诵。

    “你……你竟然能背下来。”

    朱翊钧捡了颗小石子在手中摆弄:“我皇爷爷可喜欢了,他说你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看了好多遍呢,还用红笔做批注。”

    “因为他喜欢,所以我背下来啦。”

    那时候朱翊钧还不认字,背诵全文都得靠一句一句教他。

    徐渭道:“你倒是有孝心。”

    “那当然,”朱翊钧晃晃脑袋,“皇爷爷最喜欢我啦,我也最喜欢皇爷爷。”

    他还给徐渭出主意:“你就按照《进白鹿表》帮李大人写文章,皇爷爷一定会喜欢的。”

    徐渭神情颇为不屑:“不写。”

    “为什么呀?”他盯着徐渭看了半晌,“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

    “你只喜欢胡总督,不喜欢李大人。”

    这话逗乐了徐渭:“你说得对。”

    朱翊钧不懂:“你喜欢胡总督什么呀?”

    徐渭只是笑笑,不说话。

    他帮胡宗宪写文章,讨好嘉靖,曾经被不少人嘲笑。他不觉得耻辱,反而觉得这是一件不可不做的事情。为了抗倭,为了浙江百姓。

    可李春芳要他写青词讨好嘉靖,只是为了自己升官。

    他来到京师,本是抱着安邦济世之心,希望能借着李春芳这个礼部尚书的平台,一展抱负。

    来了之后他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李春芳虽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贪官,但也没有胡宗宪的胆识和气魄。

    说到底,他就只是个饱读诗书,绝不逾矩,能力有限,还想升官的读书人罢了。

    这样的人没什么不好,遇上一个靠谱的领导?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于国于民,都有溢出,但和徐渭的期许相去甚远。

    但这些,徐渭都没提过,但朱翊钧隐隐约约感觉得到。

    正月十五过后,朱翊钧就得回宫,再想出来可就难了。可是,他还没能说服徐渭教他兵法。

    王妃作为王府女眷,极少出门,也从不抛头露面。

    元宵节这天,大清早朱翊钧就趴在王妃腿上不肯起来,黏黏糊糊的喊:“娘亲~”

    这一声,喊得王妃心都要化了。低头,满眼柔情的看着他,轻轻抚摸他的头发:“想吃什么点心?”

    朱翊钧说:“不想吃点心。”

    “呀!”王妃惊讶道,“钧儿L还有不想吃点心的时候。”

    朱翊钧皱眉,嘟嘴,小脸好像一团包子:“在娘亲心里面,钧儿L只知道吃点心。”

    王妃捧着他的小脸,轻轻揉搓,忍不住俯身亲吻他的额头:“那钧儿L告诉娘亲,你还会什么呀?”

    她以为她儿L子会骄傲的说还会背诗,然后流利的背诵最近新学的诗词。没想到朱翊钧却笑着对他说:“还会出去玩呀~”

    王妃点了点他的小脑袋,佯装生气:“就是,成天往外跑,都不见人。”

    “哪有?”朱翊钧反驳,“我只是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出去玩一下下,其他时候都在家里陪娘亲的呀。”

    王妃问他:“今儿L还出门吗?”

    朱翊钧斩钉截铁的点头:“出!”

    王妃扭过头去:“我就知道……”

    朱翊钧却扑进了她的怀里,小手捧着她的脸:“我想爹爹和娘亲一起带着我出门看花灯!”

    王妃有些为难:“娘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门了。”

    朱翊钧拉着她的手晃啊晃:“那就出去看看嘛,花灯可漂亮了。”

    王妃哄着他:“要不,问问你爹爹的意思……”

    “好,”朱翊钧转身就往外跑,“我去求他,他会答应我的。”

    他跑了两步就撞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朱翊钧还只是晃了晃,差点把来人撞倒。

    小家伙抬起头来,看到是裕王,赶紧伸手去拽他爹的手,生怕裕王摔倒了。

    裕王惊讶的看着儿L子:“怎么这么大力气?”

    “哈!”朱翊钧双腿分开,半蹲,抬起手拜了个架势,“我学功夫了。”

    裕王和王妃差点被儿L子可爱死,轮流的夸:“厉害!钧儿L可厉害了,学什么都有模有样!”

    朱翊钧拉着裕王的手,要他坐在王妃旁边:“爹爹,今天我想娘亲和我们一起去看花灯,好不好呀?”

    裕王看向王妃:“这么冷的天,你娘亲想去吗?”

    朱翊钧转头看向王妃:“娘亲想去吗?”

    王妃温柔的看着他:“娘亲想多陪陪钧儿L。”

    小家伙扑到爹娘怀里:“那就一起去!”

    天快黑的时候,一家三口就出门了。朱翊钧左手拉

    着爹爹,右手牵着娘亲,自己一蹦一跳的走在中间。

    街道旁边一处空地上,高低错落布置着许多盏造型各异的花灯,周围簇拥着许多人,一边看着花灯上的字,一边讨论着什么。

    朱翊钧看那边热闹,便问道:“他们在做什么呀?”

    王妃说:“猜灯谜。??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朱翊钧拉着爹娘往那边挤:“我也要去看看。”

    本来也是陪他出来玩,他要去裕王和王妃也只能带着他往里挤。

    可惜呀,五岁的小崽子太矮了,拼命地仰着头也看不见花灯上写了什么。

    反倒是人群太密集,挤得他什么也看不见。

    朱翊钧急了,攥着裕王的衣袍:“爹爹,爹爹,抱抱~”

    他都五岁了,又在练武,长得十分结实,裕王现在抱他有点勉强。

    儿L子好不容易和父母上街,这点要求,身为父亲还是要尽量满足。

    裕王把他抱起来,王妃也看出裕王有些吃力,便在另一边帮他一起抱着小家伙。

    一家三口头挨着头,一起去看一站花灯。

    朱翊钧一字一句念出来:“小小身儿L不大,千两黄金无价,爱搽满面胭脂,常在花前月下。”

    谜面下面还有提示:“打一文房器物。”

    这个题目简单,大人一看就知道答案,裕王问朱翊钧:“钧儿L猜出是什么了吗?”

    “印章。”朱翊钧惊讶又怜悯的看着他爹,“爹爹不知道吗?”

    “爹爹……”裕王笑道,“现在知道了。”

    朱翊钧指挥他爹往前走:“下一个,下一个。”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打一字。”

    还没等王妃问,朱翊钧就给出了答案:“卜。”

    “多一点又冷,少两点又小,换了一画便是木,挟直两边便是川。”

    “水。”

    “少年白发老来黑,有事秃头闲戴巾,凭你先生管得紧,管得头来管不得身。”

    “笔。”

    “……”

    朱翊钧一路看过去,字谜都能猜到,文房器物、日常用具都难不倒他。小家伙可得意了:“这些都难不倒我。”

    王妃笑道:“钧儿L看这个。”

    “南阳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要捉飞来将。”

    提示是:“打一动物。”

    “动物?”朱翊钧歪着脑袋,“这是什么呀?”

    裕王和王妃在一旁笑他:“哟,终于有我家小神童猜不出的灯谜了。”

    朱翊钧想破脑袋也猜不出是什么动物,因为他根本没见过。

    还是听旁边一个小孩儿L说道:“这个是蜘蛛。”

    朱翊钧歪头:“蜘蛛是什么?”

    “蜘蛛你都不知道,你家没有吗?”

    朱翊钧摇头:“没有。”

    那小孩儿L又说:“我家不仅有蜘蛛,还

    有老鼠。”

    朱翊钧又摇头:“老鼠我家也没有。”

    小孩儿L问道:“那你家有什么?”

    朱翊钧给他数:“我家有仙鹤,有白鹿,有白龟,有小鱼,还有猫猫……”

    那小孩儿L一脸震惊的看着他,哪个好人家里有仙鹤还有白鹿?这才是别人只在画里见过的动物。

    行人摩肩接踵,都往一个方向流动。后面的人推着前面的人往前走,很快,那个小孩儿L和他的家人就消失在了人群中,寻不见了。

    他们一路看,一路逛,今年,朱翊钧挑了一盏莲花灯,回头就送给了王妃:“娘亲你喜欢吗?”

    王妃接过花灯:“喜欢,你送的娘亲都喜欢。”

    走到一个卖杂货的小摊前,朱翊钧又挑中了一把梳子,檀木制作而成,不值钱,但雕花非常精美,还有淡淡的檀香,他催着裕王买下来,又送给了王妃。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街市口,那里的空地上展示着朝廷各部制作的大型鳌山灯。

    朱翊钧一个一个看过去:“这是吏部的,这是户部的、这是工部的……嘿嘿,还是工部的最漂亮!”

    工部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能工巧匠,一年到头,制作一个夺人眼球的大型鳌山灯,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就算是其他五部打造鳌山灯的时候,还得来请叫他们。

    除了六部的大型鳌山灯,旁边还有一些造型独特,大小不一的鳌山灯,有的出自朝廷别的部门,有的是民间所造。

    朱翊钧挨个看过去,旁边忽然传来一个稚嫩的童音:“爹爹你看,大乌龟!”

    朱翊钧转头望去,看到一个小男孩的侧脸,那孩子比他矮一些,穿着小棉袄,长得怪好看。

    朱翊钧忍不住纠正他:“那不是大乌龟,那个叫鳌山灯。”

    “嗯?”那孩子转过头来,疑惑的看向朱翊钧,“你是谁呀?”

    “我……”

    朱翊钧很小的时候,裕王就再三叮嘱过他,出门在外,不能轻易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身份,朱翊钧记得牢牢地。

    “我才不告诉你。”

    “……”

    那孩子小嘴一撅:“我也不会告诉你,我叫张懋修。”

    “好的,我知道了,张懋修。”

    “……”

    那孩子转过身去,拉了拉身后大人的手:“爹爹你说,这是不是大乌龟?”

    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这个叫鳌山灯。”

    “哈哈~”朱翊钧乐得手舞足蹈,“我就说嘛,这个叫……啊!!!”

    这里人多嘈杂,他没能第一时间辨别出那个声音。但只是稍微反应了片刻,就惊喜的转过头去:“张先生!!!”

    朱翊钧激动坏了,三两步就跑到张居正跟前,拉住他的手:“张先生!张先生!”

    张居正微笑着看他:“殿下,好久不见。”

    “额……”

    朱翊钧听到这个好久不见就转过头去看向裕王

    ,裕王似乎没听到,在张居正朝他作揖的时候,笑着说道:“这些日子,钧儿L总往张大人府上跑,叨扰了。”

    张居正一愣,不知这个“叨扰”从何说起,也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听裕王又说了一句:“昨日我见他写字,进步神速,想来也是张大人的功劳。”

    朱翊钧灵动的大眼睛转来转去,看看他爹,又看看张居正。

    张居正也在看他,目光凌厉,敏锐的洞察到了什么。

    裕王也察觉到张居正的反应不对,他看到朱翊钧时的神情和目光,分明有多日不见,偶遇的惊喜。

    于是,他也看向了朱翊钧。

    朱翊钧不知如何蒙混过去,忽然一把抱住了旁边不知所云的小孩儿L,凑上前,“吧唧”在他脸上亲一口:“张懋修,你长得真可爱!”

    “!!!”

    张懋修瞪圆了眼睛,呆立当场。

    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冲张居正喊道:“爹爹,他亲我!”

    张居正也很无奈,朱翊钧的热情,他早就领教过无数次,现在换成他儿L子手足无措。

    “殿下……殿下那是喜欢你。”

    张懋修想了想,又转头看向朱翊钧。

    他们家三兄弟,大哥敬修,二哥嗣修长得更像他们的母亲,只有张懋修,常被人夸兄弟三人中,长得长得最像他们的父亲,也最好看。

    如今见了朱翊钧,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看。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又圆又亮,映照着点点光芒,就像是这条街上璀璨灯光都落入了他的眼里。

    好看到旁边的大乌龟……不,鳌山灯都不及他。

    张懋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喜欢殿下。”

    朱翊钧把脸凑过去:“那你要亲亲我才算喜欢。”

    张懋修害羞极了,平时在家他连大哥二哥都没亲过,如今却要亲一个刚认识的小伙伴,哪怕是个几岁的小娃娃,也觉得有些难为情。

    朱翊钧等了片刻,没等到小伙伴的亲亲,他也不勉强。这么撅着屁股探出头怪难受的,正要退回来,张懋修忽然上前一步,双手搂过他的脖子,学着他刚才的样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一口。

    “哈哈!”朱翊钧一把抱住他,“你是张先生的儿L子,以后也是我的儿L子。”

    “嘿!”裕王呵斥道,“不许胡说!”

    朱翊钧扭过头来,一本正经:“我没有胡说,我喜欢他,我还要给他买兔子花灯。”

    裕王看向张居正,见他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但裕王也清楚,那是人家做臣子的素质高。但凡朱翊钧不是皇孙,说不准司业大人要撸袖子动手了。

    裕王赶紧说道:“钧儿L年幼,童言无忌,张大人莫要放在心上。”

    张居正还真没有生气,他给朱翊钧当了近两年的讲官,早就习惯了他不拘一格的说话方式。

    平日在宫中,除了嘉靖,朱翊钧跟所有人的相处都是平等的,将对方当做朋友和伙伴。

    就算在嘉

    靖面前,他也并不多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一点没有给人当孙子的自觉。

    他能说出“你儿L子就是我儿L子”这种话一点不奇怪,并且真心实意。

    朱翊钧看向张懋修,问他:“你几岁了?”

    张懋修说:“五岁了。”

    “我也五岁。”

    张懋修又伸出两根手指:“还差两个月。”

    朱翊钧想了想,他想到李承恩,于是说道:“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弟弟,你叫我哥哥。”

    他又转头看向裕王:“这样可以吗?”

    “……”

    裕王没说话,张懋修却脆生生的叫了声“哥哥”。

    朱翊钧拉着张懋修一起看烟花,一起去河边放灯,真的给他买了个兔子花灯,还买了糖葫芦。张懋修跟在他屁股后面,一声一声叫哥哥。

    他那两个在不远处看花灯的亲哥,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待遇。

    朱翊钧还那刚才看的灯谜考张懋修,张懋修答不上来,朱翊钧一个一个解释给他听。

    张懋修一脸崇拜的说道:“哥哥好厉害呀。”

    朱翊钧问他:“弟弟读书了吗?”

    张懋修摇头:“没有。”

    朱翊钧问:“你都五岁啦,为什么还没有读书?”

    张懋修说:“我看哥哥们读书好辛苦,读错了还要被爹爹罚,爹爹好凶的。”

    朱翊钧一脸诧异:“读书怎么会辛苦呢?一点也不辛苦,读一遍就会啦!”

    “真的吗?”

    “真的!”朱翊钧还给他传授经验,“要是读错了,张先生罚你,你就让他好好说,他就不会凶你啦。”

    张懋修点头:“好,我知道了。”

    张居正一直觉得三个儿L子当中,懋修是最聪明的。看似乖巧,实则倔强,愈是让他做什么,他愈是不从。

    五岁了,读书的事情一拖再拖,到现在还没有开蒙。

    年后某一日,张懋修却主动找到父亲,说要和哥哥们一起读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