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泡书吧 > 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 > 正文 第 200 章

正文 第 200 章

    所有人都看向朱翊钧,等着听他开恩的条件。

    张居正心知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朱翊钧一向古灵精怪,李诚铭为非作歹,被他逮了个正着,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只听朱翊钧说道:“武清伯兼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是个武职,统领京内、外诸都司、卫所。”

    此言一出,别说张居正,皇太后、李伟和李文长都震惊了。

    洪武时期的确如他所说,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是京营统领,但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封给外戚、勋爵的虚职,没有实权。

    但皇上既然这么说,那便是有他的用意,其他人也不敢反驳。

    朱翊钧说道:“李诚铭身为武清伯长孙,将来是要袭爵的,对军中事务一窍不通可不行。”

    “这样吧,让他到军中历练历练。”

    “!!!”

    他要让李诚铭去从军!

    听到这话,连陆绎和刘守有都忍不住打量了一下李诚铭这个纨绔,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气息浅促,黑眼圈浓重,一看就是纵情声色所致。

    就这样的弱鸡,让他去从军那不就是送人头吗?

    李伟和李文长面面相觑,他俩肯定舍不得家中的宝贝疙瘩去吃这份苦,但又不敢直接反驳皇上的意思,纷纷将目光投向皇太后。

    李诚铭听到这话先沉不住气,竟是“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不不,我连刀都没拿动,我怎么能去当兵呢?”

    有一说一,他本来长得还算不错,收拾收拾也算个俊朗的富家公子。可昨天挨了刘守有一顿揍,又哭哭啼啼,看起来狼狈又好笑。

    李文全真要被这好大儿气死了,呵斥道:“你闭嘴!”

    朱翊钧只觉得好笑,但他脸上没笑,很严肃的在解决这件事:“武清伯虽然是外戚,但也不好叫天下人看笑话,朕与母后根不能徇私。”

    “若武清伯不舍得,李诚铭自己也不愿意,那朕便下旨,命他不得承袭爵位!”

    李伟不止这一个孙子,李文全却只有这一个儿子,若是李诚铭不能袭爵,那也就意味着,他将来袭爵的可能性也变得及其渺茫。

    当三年兵和不能袭爵比起来,孰轻孰重,稍微想想就知道。

    李诚铭还没搞清楚状况,李文长先跪了下来:“犬子愿意从军,谢陛下开恩!”

    “爹!”李诚铭急了,“我不想……”

    “闭嘴!”

    “……”

    事已至此,皇太后也不好说什么,那是她的家人,她更应该约束。于是,配合朱翊钧,对李伟说道:“诚铭这孩子,从小被你们惯坏了,让他去军中历练历练也是好事,武清伯心中不可有怨言才是。”

    李伟躬身道:“臣,不敢。”

    皇太后看向张居正:“此事交给元辅去办吧。”

    朱翊钧却问道:“张先生认为,将他安排到哪处军营合适?”

    李诚铭怎么说也是武清伯的孙子,

    皇太后的外甥,安排太远也不合适。

    京军由两部分组成●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是京营,二是禁军。后者乃是皇帝的侍卫军及皇城守卫军,乃是整个帝国人员和装备最精良的军队,李诚铭这样的,安排到禁军不合适。

    那就只剩下京营,一来,离家近,有个照应,二来,方便李家上下打点,李诚铭也少吃些苦头。

    张居正这是打算给足皇太后面子,顺便也卖武清伯这个外戚一个人情。

    但他说出这个提议,却立刻被朱翊钧否决了。

    “不好,既然要历练,自然是要去最好的军队。”

    听到这个“最好的”,李伟就是心中一凉。

    朱翊钧略微思索:“咱们大明的武将,当属戚继光,他的戚家军横扫倭寇和鞑靼,战无不胜,蓟州距离京城也不远。”

    “虽说戚家军招募士兵,要求严格,李诚铭这样的,戚继光看不上。”

    “朕下一道谕旨,让他破例收了李诚铭。”

    李文长不淡定了:“陛下,蓟州乃是边境,要打仗的呀。”

    “怎么了?”朱翊钧走到他的跟前,难得叫了他一声舅舅,“武清伯府每年食禄千石,到了保家卫国的时候,怎么就退缩了?”

    “打仗怎么了,打赢了论功行赏,若是战死,风光大葬。”

    “……”

    李伟和李文长吓得不敢吭声,皇太后实在听不下去,轻声斥道,“钧儿,别太过分。”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拟旨。”

    “李诚铭仗着外戚身份,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论罪当流放千里。圣母仁慈,遂改为蓟州从军三年。”

    “……”

    事情就这么定了,李诚铭即刻启程,前往蓟州军营。

    朱翊钧走到李伟和李文长跟前,弯腰,亲手将人扶起来:“外公、舅舅,你们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看来事情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了,李伟和李文长只得退下,抓紧时间,多看看李诚铭。

    等众人都走了,文华殿内只剩下朱翊钧和皇太后。

    他刚一转身,就听皇太后沉声道:“跪下!”

    朱翊钧一掀衣袍就跪了下去:“母后。”

    皇太后问:“知道错哪儿了吗?”

    朱翊钧点点头:“知道,但我觉得我没错。”

    “你私自出宫,还说自己没错!”皇太后走到他的跟前,“上次就跟你说过,你现在是皇帝,天下共主,一国之君。”

    “你的父皇曾经在宫中骑马,你是怎么对他说的?”

    朱翊钧回答道:“父皇是天下的共主,万一出了闪失,如何向天下交代。”

    “那你呢?私自出宫,直到这么几个随从,要是出了闪失,如何向天下交代?”

    “你让我如何向你的父皇,向祖宗交代?”

    朱翊钧低声碎碎念:“那是我父皇不会骑马。”

    “你说什么?”

    朱翊钧朗声道:“不

    出去,我怎么知道这些外戚在外面又是兼并土地,又是强抢民女?”

    “朝廷清丈土地,推行新政,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这些皇室外戚公然犯法,地方官吏不敢管,那就只能我来管。”

    ?天予昭晖的作品《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皇太后震惊的看着他:“你这意思是,下次你还要出去。”

    朱翊钧说:“我是这么想的。”

    皇太后怒道:“你……你就不能吸取祖宗教训?”

    朱翊钧问:“哪个祖宗?”

    “噢,您说的是武宗?”

    皇太后被他气得火气上头,脱口而出:“英宗!”

    朱翊钧却发出一声嗤笑:“英宗,御驾亲征,被瓦剌俘虏。”

    “可我并不觉得御驾亲征有什么错,太祖高皇帝、成祖、宣宗、武宗,哪个没有御驾亲征?”

    “偏偏英宗被蒙古人掳了去,您说这是为什么?”

    皇太后一愣,顺着他的话问道:“为什么?”

    朱翊钧道:“因为他无能。无能也不是他的错,老老实实呆在皇宫里,别给人添麻烦就是了。”

    “无能还要作妖,人家给他擦屁股,他回头把人杀了,这才是他的错。”

    “朱翊钧!”皇太后要被他气死了,“祖宗功过轮得到你来评判,反了你了!”

    朱翊钧说:“太祖高皇帝濠州起兵,成祖发动靖难之役,我家祖传的反叛精神。”

    皇太后扶了扶胸口,再聊下去他能被这小子活活气死,抬腿就往外走:“我这就让礼部着手选秀女,等你大婚之后,我再也不管你了。”

    朱翊钧跪在地上,刚才还挺硬气,听到选秀女,大婚就慌了,扑过去一把抱住皇太后的腿:“娘亲~我是你儿子,你得管我呀!”

    他一个习武之人,手劲儿大得很,皇太后纵然想一脚踢开他,都拔不出腿:“起开,我管不了你。”

    “管得了!管得了!”朱翊钧抱着娘亲的腿不撒手,“娘亲,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但我已经长大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我有分寸,不会轻易让自己置于险地,你放心吧。”

    皇太后心软了,确实如她所说,从小到大他都是个有分寸的孩子。紫禁城虽大,与天下比起来,也不过方寸而已,他心中有宏图大业,这方寸之地自是困不住他。

    “行,”皇太后放软了语气,“等你大婚之后,做了父亲,你想做什么都可以,我再不干涉你。”

    这话题又绕回来了,看来,这个大婚他是躲不过去了。

    但他现在完全没有这个心思,他心里还装着一个计划,张居正听了一定会阻止他,皇太后听了说不定要废了他,甚至打死他的计划。

    没过几日,朱翊钧就收到了戚继光的奏章,通篇都在诉苦。

    他把李诚铭弄到军营里,且不说达不到戚家军募兵的标准,那可是武清伯的孙子,皇太后的外甥,这么个烫手山芋,要怎么训,轻了怕其他人有意见,说他优待皇亲,重了又怕这位小伯爷受不住,有个三长两

    短,如何向陛下和太后交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是赶紧接回去吧。

    朱翊钧御批了他的奏章:“让李诚铭从小卒做起,与其他士兵一视同仁,该怎么训就怎么训,出了什么问题,有朕担着。”

    皇太后心中一直记挂儿子的婚事,命礼部开始着手选秀女,朱翊钧就拿出一封奏疏,说是辽东在打仗,正是花钱的时候,国库哪有闲钱拿出来选什么秀女,此时先缓一缓。

    这也倒不完全是缓兵之计,辽东的确正在打仗。

    从隆庆五年开始,蒙古土蛮军和朵颜兀鲁思罕多次进犯辽东重镇,总兵李成梁率部众先后将其击退。

    去年,女真人奈儿秃率领部众投降明军,数月前,建州女真首领王杲的部下来力红,追捕奈儿秃等人,后者又被明军所救。

    于是,王杲便在抚顺马市诱杀当地守备裴承祖和把总刘承奕,以及手下数人。

    当时,李成梁就向朝廷上报了此时,内阁当即决定断绝贡市。

    李成梁上疏奏请征讨王杲,这件事内阁和兵部仍在商议中,打仗毕竟需要花银子,去年才花了两百万辆,搞定九丝城叛乱。朝廷和百姓还没喘口气,建州女真又来了。

    打还是不打,朝会上,大臣们争论不休。

    朝廷已经决定断绝抚顺贡市,这对女真人来说,也是一种惩罚,没必要非得征讨王杲。

    李成梁想打,那是因为他贪图战功。

    朱翊钧一贯主战,在国防问题上,忍了一次就有第二次,这个教训从倭寇到蒙古已经验证过许多次。

    但他心里也清楚,休养生息,减少战争,大力发展经济,稳固边防,才是良性发展。

    战乱越多,花钱越多,财政赤字,增收赋税,百姓越苦,边防吃紧,蒙古人、女真人就越是频繁进犯,恶性循环。

    正在朝廷犹豫不决的时候,王杲又开始搞事情。

    上个月,王杲以部众遭困为由,勾结纠集鞑靼土默特、泰宁等蒙古诸部落,本月初大举进犯辽阳和沈阳。

    女真人勾结蒙古人一起进犯大明,这朱翊钧忍不了,当即下旨,命辽东总兵李成梁领兵征讨。

    朱翊钧和张居正商讨此事:“王杲,这听起来像是个汉人的名字,为何他又是建州女真的首领。”

    张居正说道:“陛下有所不知,王杲女真名阿突罕,父亲死后,由海西女真首领王台收养,巡抚辽东的御史见他聪明机灵,遂带到抚顺,并给他起汉名王杲。”

    “王杲勤奋好学,很快就通晓汉语,还精通日者术,能推五星如神,且好为马法。”

    日者术是指观测天象,推算日子,好为马法是只精通兵法。

    看来这个王杲很不简单。

    朱翊钧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王杲踞居马尔墩和古勒山一带,掌管百里水渡。纠集部众,向来往商民勒索渡资,夺取敕书,收买皮张土货,兴造船只,训练兵丁。”

    “很快,他就控制了通向辽东的水路,并联络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建州三卫的首领。”

    将他带至抚顺悉心培养的那位御史早已经去世了,或许当初他的本意,只是见王杲聪明机灵,想要培养他,以此来牵制各女真部落。

    这听起来就是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蛮夷之地,千万年来,以游牧、打猎和捕鱼为生,不读圣贤书,不知礼乐,不受教化,抢夺资源早已刻入了他们骨髓。你对他好,他非但不会感恩,还想把你拥有的好东西全都抢过来。

    朱翊钧站起来,绕过御案,在文华殿里踱步,最后,走到窗前,望向窗外湛蓝的晴空。

    张居正就走到他的身后,安静的陪他站了片刻,又问道:“陛下,在想什么?”

    朱翊钧说道:“我有些理解为什么,那些异族首领总想着造反。”

    “有些人,比如俺答,他只想要颗糖,给他颗糖他就能跪在你面前称臣。”

    “而有的人,他就是欠揍,打得他爬不起来,他才老实。”!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藏风 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攻略阔少迹部君 完美世界 四合院:我可以吸收生命 十日终焉